
伴你高飞
周末,女儿的语文作业有一项查找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我帮着她在网上翻来翻去地搜索,突然想到两部和她一起看过的电影。
《伴你高飞》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13岁的爱米在妈妈因交通事故去世后,跟着父亲来到了农场生活。
父亲酷爱飞行和发明,家里到处是稀奇古怪的发明。
有一天,地产开发商把农场周围的一片森林砍倒了,爱米在倒下的树木中,意外发现了一窝大雁蛋。爱米将这些雁蛋带回家,放进仓库的一个大抽屉,再把爸爸的电加热棒放在上面,做成了一个简单的孵化箱。
爱米每天都要去看看,等着大雁出壳。
一天,当爱米再次打开孵化箱的时候,一群湿漉漉的幼雁正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她。
出于本能,幼雁会把出壳后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认作自己的妈妈。
就这样,爱米成了雁妈妈。幼雁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爱米吃饭的时候,它们就在桌子底下挤来挤去等着她;她洗澡,它们就自然而然地跟她一起进浴室;她出去玩儿,它们跟在她身后争先恐后地奔跑着……
在这些幼雁身上,失去妈妈的爱米重新找到了快乐。
可是按照政府的规定,野雁不可以被家养。
为了让这些野雁重返自然,父亲为爱米做了一架像大雁一样的飞机,并教会了爱米开飞机。
爱米开着飞机教幼雁学会了飞翔。
最终,爱米驾驶着飞机,带着长成大雁的小伙伴们,去了南方的安大略湖,教会了大雁们过冬前迁徙。
爱米并不知道,安大略湖畔正在进行一场较量。环保爱好者正在和地产开发商寸土不让地斗争着。可是按照政府规定,这片湖区如果不再有野生动物越冬,地产商就可以合法地开发这片土地。
环保爱好者惊喜地看到了爱米创造的事迹,爱米无意间成了这片土地不被野蛮开发的唯一希望。
当爱米的飞机和大雁们出现在天空中,当雁群看到湖泊欢腾着扑向水面在湖水中尽情嬉戏时,环保爱好者激动地欢呼起来,开发商只好偃旗息鼓,沮丧地悄悄离场。
学会原谅
另一部电影《追鹰日记》是前些日子刚刚上映的。这部影片拍摄时间长达六年。
在阿尔卑斯山的秀丽山谷中,一只鹰生了两个蛋,孵出了两只小鹰,但是按照鹰的生存法则,只能留下一个强壮的孩子。就这样,一只较为弱小的雏鹰被遗弃了。
失去母亲、不善言辞的孤独少年卢卡斯,偶然发现了这只被遗弃的雏鹰。他把小鹰带回家悉心照料,并给它取名亚伯。就这样,亚伯成了卢卡斯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
为了教会亚伯飞翔,卢卡斯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成功。后来,在看林人的帮助下,亚伯终于发现自己的一双翅膀竟能带着自己飞向天际。
学会飞翔的亚伯越飞越远,回到了属于它的大自然。卢卡斯虽然十分舍不得,但最终懂得了真正的爱不是拥有,而是给它自由。
亚伯回到大自然后,不计前嫌,和当年把自己推下悬崖的鹰哥哥成了好朋友。
当卢卡斯看到亚伯和哥哥形影不离,终于从亚伯那里学会了原谅,学会了与世界和解。他原谅了导致妈妈去世的那个年少的自己,解开了心结,拥抱了父亲,和父亲一起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致敬坚守
这样两部成长治愈系、环保宣传系的电影,就像去年底上映的国产电影《七十七天》一样,因为拍摄环境是在极其艰苦的大自然中,拍摄对象是大自然中的风雷雨雪以及其中的动物们,所以拍摄进度十分缓慢。摄制组常常为了一个镜头,守候几天几夜,甚至一两个月。《追鹰日记》的摄制组更是常年跋涉在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雪峰之上。
遗憾的是,这样历尽艰辛拍摄而成的电影与只用一两个月在摄影棚里就能完成的商业大片比起来,票房简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伴你高飞》3月在国内上映,竟没有票房记录;10月上映的《追鹰日记》,我认为是2018年度最美电影,每一帧画面都堪称壁纸,在国内的票房却只有区区190万。
在一个急功近利心气浮躁的时代,商业电影也许是最容易挣钱的,放眼望去,哪一部贺岁片不是挣得盆满钵满?
可是像这样两部真正沉下心来,历经数年艰辛打造的干净美好、触及心灵、呼唤人性的电影,却令人遗憾地无法收获认可和叫好。
不过我宁愿把票房不高的原因归责为电影宣传做得不够,一定有太多人是因为不知道两部电影有多好看,而生生错过了。
我还暗暗感谢国家广电总局,即使《伴你高飞》是1996年拍摄的电影,《追鹰日记》是2015年拍摄的电影,还是不嫌晚地选送推荐给了国内观众,否则我们甚至没有机会看到这样唯美震撼、不求功名的良心作品。
还好,还有一些执着的电影人,一直在用心拍摄,坚守坚持心中的美好。我听得到他们心中想说的话:亲爱的,善待生命中的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