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咱独山子的包子,说来话长……

时间:2023-12-18 10:07:19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饶金红

  ●饶金红

  “下夜班吃啥去?”

  “包子啊!我要吃地下室那家的薄皮包子。”

  “那我就不和你一路了,我要吃老红绿灯的酥皮包子。”

  “下次咱们一起吃四区商业街的烤包子啊!”

  “这个可以有,换家店尝尝。”

  下夜班的我们最满足的就是用不同种类的包子来填满已经饥肠辘辘的肚子,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个养生觉。

  中国人的早餐种类很多,但最离不开的就是包子,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在清晨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皮薄馅大、味美多汁,再来一碗黑米粥配一碟小菜,就能支撑一上午的工作。

  “包子”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那时候叫馒头,而“包子”的称谓则出现在宋朝。因地域不同,包子的做法和种类也不同,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杭州小笼包、上海城隍庙包子等。新疆地大物博,每种包子各有特色,比如薄皮包子、南瓜包子、羊肉包子等。从制作方法上看,新疆的烤包子以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感,成为享誉全国的美食。它是新疆人餐桌上的常客,没有什么能抵挡得住新疆人对烤包子的热爱。一年四季都好这一口,特别是到了冬季,每个馕坑前都站满了等待烤包子出炉的买主。

  包子在馕坑里经过300度20分钟的高温炙烤,烤出了包子内羊肉夹杂着皮牙子(洋葱,新疆人对洋葱的爱称)的香味及孜然和胡椒的味道,香气飘满整条街巷。

  烤包子新鲜出炉时,师傅就会大声吆喝:“哎,香喷喷的烤包子熟嘞!”其实不用师傅吆喝,只要将馕坑的盖子揭开,七八个盘子就已经伸到馕坑前,等待师傅将刚出炉的烤包子放进自己的盘子,然后,食客会各自找好座位享用美味的早餐。

  拿起一个烤包子,可以看见它酥脆焦黄的外壳,同时还带着炭火燎过的烟熏味,焦香的面皮包裹着肉馅,面香、肉香相互渗透。撕开它,就能见到肥瘦相间的羊肉馅儿冒着腾腾热气,这股热气冲撞着鼻腔,令人食欲大增。借着烤后热乎的劲儿咬下去,那分量十足的肉馅混合着解腻的皮牙子和香浓的孜然味儿,瞬间就能安抚食客的胃,再喝一碗飘着奶皮的奶茶,若苏轼吃了,定会赞叹:“不辞常作新疆人。”如此美味的烤包子,它到底是哪个“天才”发明的?

  同样是烤包子,同样都是羊肉、皮牙子、胡椒,同样都是在馕坑里烤,但每家的味道却不一样,连包法、大小都有所区别,有大如A4纸的,有拳头大小的,也有小得可以一口吞下的。

  新疆还有一种包子,早、中、晚都可以吃到,它就是薄皮包子。顾名思义,它皮薄肉多。半烫面的包子皮要擀得薄一些,然后将馅料包入,还要打上特有的褶子放入蒸屉。包子蒸熟后,色泽油亮,皮薄如纸,晶莹剔透,吃的时候无需任何酱料,原汁原味入口最佳,也可以在薄皮包子上撒点儿黑胡椒,这样可以提味,增加食欲。

  薄皮包子通常搭配素抓饭一起吃。咬开一个口子,里面的肉汁就会滴落到抓饭上,右手的筷子夹着薄皮包子,左手的勺子将肉汁拌入抓饭塞入嘴里,最后再夹一筷子店家自制的爽口凉菜解腻。包子抓饭全部入胃后,这饱腹感没得说,让人加倍满足。

  新疆人的早餐就是这么歹,它不比南方的早茶精致、秀气,它是粗犷的、扎实的,适应于新疆人的味蕾。

  品新疆美食赏一方山水,别有况味。家乡独山子的美食也自带独山子人的性格,粗犷中带着实在,简单中透着细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