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里早起的时光通常都是在海滩边度过的。我喜欢在那里迎接第一缕晨光,喜欢呼吸海滨独有的清新空气,我更习惯于晨曦中让心门渐渐打开,把前一日的烦郁与忧伤赶出去,将今日今时的希望与期待迎进来。
步入椰梦长廊,将昏黄的路灯留在身后,远处的海一片漆黑,海平线上几点晶莹闪烁的灯光,抑或是渔火,宛如一粒粒的碎钻。黑色原本是极娇贵的颜色,稍有不慎,便会被城市的灯火玷污,但妙的是,此时如若背对灯光,面朝大海,那原本昏昏然的街灯似乎竟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使得海的黑愈发地浓重起来。这种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或许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视觉也好,听觉也罢,总是有着许多的关联与相通之处吧。
这个时刻,眼中必是清明的,因为触目所及是椰树优美的剪影,是柔美如锦缎的海面,是天空闪烁如钻的星子;耳畔亦是清净的,尚在沉睡中的城市喧嚣未起,故而只闻阵阵波涛拍打海岸的声音,一波来,一波去,一波再来,一波复去,极有规律,单调而澄明。
谛听潮音的时候,最适宜做的事情便是审视自己的内心。
古人有面壁思过之说,但我总觉不如面海,以水之至纯至柔,荡涤心灵的尘埃,抚慰心灵的伤痕,继而恢复内心的宁静。
已逝去的过往,就让黑暗收了吧,且只留那晶莹的闪烁的美与善予我,往后余生,它们将成为拯救我于尘世喧嚣中的诺亚方舟。
一凝神,一闭目,一回首,一怅然,不觉察时光的脚步匆匆……
海平线上渐渐地开始晕出了淡淡的橙红,海面与天空亦由起初极庄重的黛青色,慢慢地变得明亮起来,继而由青灰转至蓝绿,整个天空简直变成了一张巨大的调色盘。待太阳渐渐地露出了头,那淡红被一点点加深,后来竟染出来半壁的红,连不小心闯进来的流云亦被蒙上了一层红纱,透着一种华丽绚烂的美。至于太阳升起的那一片海域,随着水波的荡漾,宛同舞台上翻卷着的一袭色泽艳丽的绸。
哦,大自然是个怎样的画师?它的作品,浓郁深沉的,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沉溺,而那大喇喇的画风,有着绚丽色彩的,又仿佛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力一般,予人以一种振奋与激情。
简直让人着迷,然而更妙的却是这海上的日出图还是动态的,不仅每日的风格不同,甚至于每时每刻的画风都是不一样的。然而,倘若你的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它,却又看不出它一丝一毫变化的轨迹。
想起丰子恺在一篇散文《渐》里说:“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这一论断真可以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分明就在谛听海涛声声的时候,看着太阳一点点自海平线升起的时候,那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的光阴,一样悄悄地溜走,一并带走的还有黑暗、晨光、岁月、青春,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曾经的欢乐,曾经的梦想……
凝望着海面,一任心潮随之汹涌。
逝去的,已无力挽回;未来的,拼全力把握。
我于是喜欢由每个晨曦来开启新的一天,喜欢它赋予的饱满而丰盈的喜悦,喜欢它带来的充满希望、充满期待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