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那一年的元宵灯会

时间:2024-03-14 10:06:03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董海明

  刚来独山子的时候,这座西北小城的元宵节是有灯会的,各单位自己制作的花灯在大庆路一字摆开,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大庆路十字路口的雕像也变得生动起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这首词有“花市灯如昼”的繁盛景象,也有“泪湿春衫袖”的浪漫与伤感。让古时候过元宵节观灯的红男绿女多多少少有了些“碎碎念”。那一年,我的“碎碎念”,不是在赏灯,而是在做灯。

  那是我刚来独山子的第二个年头,还没到农历春节。按照要求,每个单位需要制作一个花灯。于是我就毛遂自荐,和车间的虞师傅及车间“小修班”组成团队,开始了元宵节花灯的制作。

  我开始画了草图。当我带着草图兴冲冲地去找虞师傅的时候,他带我走进库房,从一个角落里找出一个花灯,说:“就这个吧。”看着我一头雾水,虞师傅解释说:“这是去年的花灯,今年我们再收拾一下,就可以用了。”我看着满是灰尘的花灯,默默地把草图收了起来。

  那个花灯是六边形的,高约1.5米,每个边宽约60厘米,造型有点像宫灯。我们的工作室是办公楼的一个空房间,制作小组围成一圈,开始对着这个造型古朴的宫灯指指点点。我们先把挂灯的铁丝剪掉,然后撕掉了覆盖在两端的绸布。中间的六面玻璃被保留下来,然后我们用红漆把角铁架子刷了个“红红火火”。

  “中间的玻璃上贴什么?”小修班焊工问。

  “要不贴我们装置的剪影图?”虞师傅建议。

  “花灯是元宵节要展出的,不都是厂里的工人在看,不合适。”我否定。

  “要不,贴京剧脸谱吧,体现中华文化,还有内涵。”我建议。

  “好,那就在玻璃上贴脸谱,这样的话,只要贴六张就够了。”小修班焊工计算。

  “花灯是用钢丝绳挂起来的,里面的灯要通电,观众不能围着花灯看,只能看到一面。”虞师傅解释说。

  “那就让脸谱转起来……”我建议。

  “那就需要再做一个六角笼子,焊在里面,然后找个减速电机装进去……”小修班焊工已经开始设计。

  方案定好了,我开始做脸谱,小修班焊工开始找材料焊接,虞师傅驾驶着车间的“五十铃”去奎屯找减速电机。

  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有京剧脸谱的书,然后从中挑选了六张脸谱,分别是关羽、曹操、张飞、夏侯惇、窦尔敦和穆桂英。紧接着,里面旋转的“六角笼子”也焊好了,我们用无纺布蒙上,然后根据尺寸开始制作脸谱。我们在昆仑商场买了一面带胶的蜡光纸,然后在纸的背面画脸谱、裁剪、粘贴……

  当花灯制作完成,我们把办公室的灯关了以后,花灯上绘制的脸谱便开始缓缓旋转,在内置灯光的映衬下栩栩如生,我们成就感满满。

  那一年的元宵节,我去大庆路看了灯展。平时看着人不多的独山子,那天也是人山人海。在文化宫前面的路口实行了交通管制,警车、救护车随时待命。一盏盏亮着的花灯顺着文化宫门口的大庆路一路向东,我顺着灯光一路走,看到那盏有着京剧脸谱的花灯。没想到虞师傅就在灯边站着,他兴奋地告诉我,有好多人在灯前拍照。由于我当时没有相机,就请虞师傅帮我拍了一张。然后,我也在灯边守着,直到月朗星稀,人群散去,我们的花灯装车拉走,我才和虞师傅道别,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

  那一年灯会,我观赏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的立意新奇,有的制作精美。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盏花灯,红脸的关公、蓝脸的窦尔敦、英姿飒爽的穆桂英,缓缓转出,缓缓转入,就像我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里流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