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畅游古城——亦真亦幻的体验

时间:2019-04-01 17:16:55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江南

    回忆起那个黄昏,我和女儿坐在大理古城一家客栈二楼临窗的桌子前,慢慢品味着火锅,偶尔往外瞟一眼街道,有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以至于一些具体的细节,甚至那个客栈的名字,现在回想起来都不是那么明朗了,倒是那种游历古城的感觉,渐渐地浮出记忆的底层,变得清晰起来。

    那是2019年1月30日傍晚,游完洱海归来,我们又再次重游大理古城。古城的灯渐次亮了起来,给我另一种惊喜和感受。这是不同于白天的感受。

    女儿说,夜晚的大理古城是属于年轻人的,在客栈的酒吧、歌厅,品酒、K歌,兴许还会不期然来一次艳遇,给旅途增添一些笑谈。

    我笑而不语。

    

    不由得想起前一天下午4点时分,在古城一家小客栈品酒吃火锅的情形。

    当时,我们刚从苍山游玩下来,再次步入古城。在一家酒坊里,品尝了桃花酒、杏酒、青梅酒、玫瑰酒等各色花果酿的酒后,最终选定了青梅酒,花60元买了150毫升。

    酒坊里年轻的老板娘用一个桃红色的漂亮酒瓶给我们装好酒。然后,我们选了一家清雅的客栈饭店,也是要了火锅,一边品酒,一边涮菜吃。偶尔瞟一眼街道,来往的男女老少不紧不慢地走过。

    一位小伙或一位姑娘,端着盛着小点心的盘子,不吝口舌地向游客推荐免费品尝。

    古朴的街道与建筑、现代的人、永不过时的营销方式,交织在一起,让我产生一种梦幻与恍惚之感。

    置身其中,我惬意享受这短暂的身体与思绪的游离。

    古城的建筑风格,以白族民居为主,主要为“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建筑。前者即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又称“三合院”;后者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也单独成一个建筑单元。

    但从这些建筑里,便能隐约窥见古的建筑风范。不信的话就拿着那幅《清河上明图》对照一下,总能寻到某些相似之处。再想想北京的“四合院”,思忖这儿的建筑说不定就吸收了其中的精华呢。

    这正是华夏各民族长期以来融合发展的结果。真应该感谢一代代先民,将这些古老建筑延续保存至今,成为当今中华旅游文化景点之一,泽庇后代,功德不浅。

    在大理,我和女儿整整待了三天半,每游玩完大理周围景点,都要到大理古城再走一遍,因而将大理古城的角角落落都走遍了。

    

    我们陶醉于古建筑的精致、绰约、华丽,还有那美轮美奂的雕工,也不放过一截上面长着草的土砖泥墙。这样的土砖泥墙在乡下某个村落,或许就是贫穷落后,但在这里,就是风景。

    徜徉于大理古城中,我时不时地会冒出今夕何夕的念头,幻想自己穿越时空,回到了唐朝,拟或明朝,说不定在哪个飘着旗号的客栈里,正坐着一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在大碗喝酒呢,痛快啊!

    而女儿钟情于大理,兴许是受小时候玩仙剑的影响,在她的心里有个仙剑梦、大理梦。这样揣测,也不是没有理由,因为她在微信圈里发布大理拍的照片时,里面夹杂着一幅仙剑大理国的画面。

    我们到大理的时节不是旅游旺季。临近2019年的年关,人们都忙着回家过年,所以,来古城的游客不是很拥挤,这倒挺合乎我们的心意。

    古城不少的建筑院落前、部分街道上,挂起了红灯笼、中国结。鲜艳的中国红,在我眼中暗含着一股强劲的催人回家的动能。

    

    在大理的三天半时间里,天公也比较厚爱,只在我们要走的当晚才下雨。而且是在我们夜游完大理古城,回到客栈后才下的雨。

    雨一下就整整一宿,一直是那种细细密密的中雨,凌晨6点我们离开客栈时都没有停歇。

    老板娘见我们只有一把雨伞(在昆明时,大学同学见我们母女都没带伞,说大理的雨说下就下,来得特快,执意将自己手中的太阳伞给了我们),送了一把塑料雨伞给我们,并将我们送出了客栈,我有点儿感动。

    从大理坐早上9点多的动车到丽江,不到两个小时。一出车站,阳光明媚醉人,蓝天白云如画,令五脏六肺都熨帖舒坦。我和女儿将行李寄存后,从火车站旁的班车点乘车去丽江古城。

    一入城,丽江古城便以她特有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如果说大理古城给人的是淳朴的气质,那丽江古城则是诗书的气质。

    漫步城中,如果你去过江南,在这里你还能体味到一种江南的婉约。我立马遗憾丽江的行程只安排了几个小时,我真希望能在丽江住一晚,而且一定要选在临溪水边的客栈住下。

    幻想着夜深人静,头枕着溪流淙淙声入眠,让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呼吸这古城千百年积淀下的气息,多么美妙啊!但行程票都已订好,只能按计划走了。

    木府就在丽江古城,门票也不便宜。据介绍,木府是纳西族木氏土司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开始建的,到了明末时,徐霞客游历木府,写木府已是“楼阁极盛”“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木府建筑大部分毁于战争,现在的木府是后人恢复重建的。

    几年前,国内有位导演拍了一部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我看过。这部电视剧展示的就是纳西木氏土司在丽江一带统治时期,木氏家族内部风云变幻的恩怨情仇。剧中也有徐霞客作客木府的片段。

    木氏土司很重视读书,他的子孙们也传承了好读书的传统。在木府游历,可以看到那座气派的“万卷楼”,果真名不虚传。

   

    至此,也就明白了丽江的诗书气质绝不是三两年工夫人为打造的,而是积久沉淀而成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也如此。

    穿行于丽江古城,绕城碧溪如练,几棵淡烟弱柳,衬托着古城的典雅。偶然间,对面或前面一着汉服纤女,款款而来,款款而去,拽着明清时光摇曳到现代红尘中来,给此城此景添一抹讶异之色,也带给我这位游客惊鸿一瞥。

    似梦非梦,想起来拍个照时,转眼已是不见,或是人影已远去。真是被丽江古城迷得反应迟钝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刚读过李白写的一首诗《山中答俗人问》:“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我把它略改一改:“问余何意恋丽江,笑而不答心自闲。杨柳溪水绕城走,别有天地非人间。”

    丽江,我还要去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