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往事并不如烟

时间:2020-11-23 18:41:25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文、图/张春华


在历史洪流中,找寻祖国沧桑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倾听他们讲述当年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无畏、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故事,这些充满力量的故事既独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往事并不如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希望能够通过一点一滴的寻访,还原那个特殊时代的光影和色彩。

风华正茂 过江


石绍云是安徽省泗洪县汴河村人(现泗洪县隶属于江苏省)。1948年6月15日,20岁的石绍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正是解放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石绍云参军的当天就参加了一场战役,紧接着,参加了一场接一场的战役。同年9月13日,石绍云加入中国共产党。

石绍云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之后,随部队进驻南京,后来又从陆军调到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通讯处当班长。

1950年10月,在司令员聂凤智、参谋长蒋天然的带领下,石绍云和战友们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年,他们风华正茂,正是唱着这首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


翻山越岭 送信


当时的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下设作战、侦察、通信、机要、管理五个处。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的主要任务是统一指挥中朝空军与敌军进行空中作战。而石绍云承担了其中比较重要的通信任务。当时的志愿军空军领导机关的正式名称为“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简称“空联司”,驻扎在安东四道沟一个山沟的坑道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空战中,志愿军空军无数次作战命令都从这里发往前线。而对于担任通信任务石绍云来说,及时把信息送达目的地事关战争的成败,他深感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不能有半点马虎。

出国作战不久就到了冬天,朝鲜的冬天非常寒冷,最冷的时候能有零下三十多度,下大雪时,雪的高度都可以齐到胸口。志愿军战士都是穿着单衣来的,到这里后没有棉衣穿,腿脚经常被冻麻,手被冻得生了冻疮肿起好高。

好多次,石绍云把信藏好,翻山越岭,踏雪卧冰,想方设法躲过敌人的炮火,经常因体力不支而摔倒在雪地里滚下山坡。枪林弹雨中瘦小的他什么都不怕,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完成!


炒面和雪 谁怕


那时候,石绍云和战友们每天吃的都是炒米炒面,没有水就用雪和着吃。有时,一天只吃一小块压缩饼干,天冷了,饼干冻硬了啃不动,大家就捧起一把雪,囫囵吞枣地把饼干直接咽下去。

在朝鲜的日子里,吃雪是志愿军战士们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条件艰苦,只有“小米加步枪,炒面加白雪”,而敌军却不同,飞机、坦克、大炮都有,在口粮方面能吃上午餐肉和脱水蔬菜,敌我双方差距很大。

但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志愿军坚持与敌军作战,而且战争的形势逐渐向好。不能不承认,志愿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


为国杀敌 壮烈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双方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当时敌军调集大量兵力、大炮、飞机,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在战斗中,涌现了以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为部队冲锋打开道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涌现了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孙占元;涌现了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守阵地,毙伤敌人280余名的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涌现了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指挥联络畅通的通信英雄牛保才……

也就是在这场战役中,和石绍云同年参军、一起经历过解放战争的十几个战友先后牺牲了,他自己也被弹片伤到了大腿。

虽然伤亡十分惨烈,但是志愿军不屈不挠,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也要血战到底。最终,敌军因伤亡太大,进攻强度随之降低。


支援新疆 有我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

10月25日,石绍云回到了南京,1954年11月30日复员回到家乡安徽省泗洪县。

1959年,国家动员当地的青壮年踊跃报名参与支援边疆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查批准,组织运送了一批青壮年及其家属进疆。石绍云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被分配在乌鲁木齐市油运司,后来因工作需要又调至独山子。


扎根边陲 不悔


上世纪60年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尽管石绍云有机会回到内地生活,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毅然扎根边疆,在独山子运输战线工作直至退休。2018年,他在90岁高龄时去世。

去世之前,躺在病榻上的石绍云老人叮嘱老伴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从小是孤儿,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教我识字,带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我骄傲,我一生无悔。


平静淡然 可敬


石绍云老人曾经是我所在社区的老党员,每次参加党员学习或者会议,他总是催着老伴儿早点带他过来。大家发言时他就坐在角落里安静地倾听、沉思、微笑。

有一次,我向他了解入党时间,老人家淡然地说起了参加过淮海战役的事,我感到非常惊讶,一时间难以把眼前这个身材瘦弱、语气温和的老人和战争联系起来。后来又得知老人家还亲历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内心肃然起敬。


简朴知足 铭记


深秋时节,阳光正好的上午,我走进石绍云老人曾经住过的小院,依次映入眼帘的是天蓝色的木门、红砖墙上的老照片、红彤彤的辣椒串……它们代表了老一辈人简朴、知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理念。墙角有几棵粗壮的葡萄藤已经落光了叶子,不久就会被埋起来准备过冬,但是明年开春,它们还会发出新芽,长出一架浓绿和荫凉。

小区的院子里有一棵与众不同的树,金黄色的叶子沐浴着阳光,偶尔有一片叶子安静地飘落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石绍云的老伴儿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感慨地说:“以前老石总喜欢在这棵树下坐着乘凉、听收音机、了解国家大事……他那个搪瓷缸子用了几十年了,我说给他换个新的,他就是不愿意,说那是他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纪念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个人终将淹没在车轮碾过而扬起的尘埃里,但是有些历史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尤其是包涵着一种精神和某种力量的那段历史,那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前进动力的宝贵财富!它不容遗忘,并将永垂不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