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似一段变幻的音律,也似一首起承转合的诗。有这样一副对联:“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在四季轮回中,风花雪月也在运动变化着。我们在生活中负重前行,有喜有忧,所要做的便是应对一切,学会成长,过尽千帆,归来仍为少年。
应对,是宠辱不惊,任你千军万马,我自岿然不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前往日本签订条约。会上,其他与会国奏响国歌,轮到中国时,会场却一片寂静(那时中国还没有国歌)。正当座中一片讥笑之声时,李鸿章起身用苍老的声音唱起了《茉莉花》,现场顿时一片安静,他从容不迫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东晋谢安正与友人下棋,外面传来了谢玄作战的消息。他看过后放到一旁,仍继续下棋。友人好奇地问道:“情况如何?”谢安从容地答道:“小儿辈大破贼。”喜怒不露于行,只有用最冷静的思维,才能从容应对一切变数。正如苏轼的词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应对,是坚守本心,从一而终。敦煌文化保护者常书鸿年轻时因画与敦煌结缘,毅然来到这里与壁画相伴。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想要撤销文物保护馆,他四处奔走,才终于使文物得以保护。他在大漠之中从少年待到了迟暮,沙漠中的驼铃叮当已经刻入了他的骨子里,不忘初心。与之相像的还有故宫钟表维修者王津、南开张伯苓,还有抗战时西南联大的一批著名学者……他们用最纯粹的初心,去应对纷扰的世界,将生命演绎得淋漓尽致。反观现在的社会,面对纷繁的数字信息,有许多人迷失其中,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究竟是什么,渐行渐远。那些曾经坚守的美好,真的只能被封存在历史的长河中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应对,是坚决果断,但决不是草率鲁莽。为保家卫国,毛主席果断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维护了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正是这样勇敢的应对,才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前程万里。愿你在刀光剑影下也能窥见天光,愿你坚强地应对生活的一切挑战,愿你在尘埃中开出花朵,用泥泞浸出傲骨。也正如苏轼的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