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我的写作历程

时间:2022-02-28 09:26:24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张良英

  昨晚下了一场雪,起初只是几片细绒毛似的雪花,在空中飞啊飞,像一个个天使,轻轻地飘落到地上。后来,雪下大了,纷纷扬扬,铺天盖地,挂满了树枝,也厚厚地铺了一地。雪,它是水而非水,是花而非花,生于云层之上,落于云层之下。

  在冬季千里冰封的世界,雪是零度之下独一无二的——完美。看雪花飘飞,我的思绪也恣意飞舞起来,自始至终爱好写作的我,忆起了我写作历程中的一幕又一幕。

  旧信封被遗忘在抽屉里

  我有几架书,一年来书柜被我翻得乱七八糟,现在觉得也该整理整理了。早上起来收拾整理书柜时,在抽屉的角落里,发现几个不曾用过的信封。它们是用牛皮纸裁剪折叠自制的,极不规范,专用于投稿。

  早年写稿,全是手写。300字一页的稿纸,3000多字的稿子得用上十多页。若多层折叠,鼓鼓囊囊不好看不说,买来的那种规范信封,封口都困难。要知道,当年信封封口用的全是邮局提供的为糨糊,黏性不太好。所以,自制的信封虽然不那么规范,但实用方便,还省钱。

  说起当年写稿,真不容易。写初稿舍不得用带方格的稿纸,用的是买来的那种大张白纸,裁成16开,再订成本子用来书写。大多数时间是用铅笔写,方便擦拭修改。但纸太薄,若书写时过于用力或多次擦拭,纸就破了。正面用铅笔写,翻过来背面用自来水笔写。修改后要重新抄写,一稿、二稿,有时候三稿才能定稿,再逐字逐句用自来水笔誊写在稿纸上。

  写作中,对把握不准的字和词就得查字典,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都被我翻烂了。

  稿子寄出去了,如泥牛入海,从此杳无音信。后来,我听人说对于自由来稿,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的编辑,基本上是不用的;由本单位宣传部门寄去的稿件或盖有宣传部门公章的稿件更容易被刊用。那时候我在农场工作,从那以后我便很少写稿了,虽然有时候心有所动,依然忍不住写写画画。

  一篇广播稿《我的老班长》

  一年冬天,连队里安排我们到马号积肥,用十字镐刨冻土。我到连队不久,什么也不会,没刨几下十字镐被我搞坏了,老班长帮忙给我修好十字镐,还教我怎样正确使用十字镐。

  别看老班长五大三粗的,可心很细,我们同住一个宿舍。他看我每天用冷水洗漱,第二天早晨他把自己暖水瓶里的开水倒一些在我的洗脸盆里,此后天天如此。他还告诉我:洗漱要用温水,晚上要用热水泡脚。后来,我和他天不亮拉爬犁上条田里送肥,他还送我一副棉手套和垫肩。

  老班长的热情和关心,让我十分感动。时间长了,知道了老班长更多的情况,他是从河南过来支边的,是一名党员,不怕苦和累,乐意帮助人。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稿子《我的老班长》,交给农场宣传科。我认为也会像从前一样石沉大海,没想到第三天早晨,团里大喇叭广播了我的文稿。我的文章虽然没有变成铅字,但农场广播站广播了,文稿第一次得到认可,那种无以名状的兴奋和喜悦霎时涌上心头。

  虽然那只是一篇“豆腐块”广播稿,但回想起床底下那一摞摞无人问津的习作,作为一个在文学路上蹒跚学步的初行者,是何等不易。

  因那篇《我的老班长》,宣传科奖励我两本带方格的稿纸(当年写稿没有稿酬那一说)。

  第一篇小说《王师傅》问世

  时间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到处都搞人才开发,要让知识分子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正值春天到来,正像我在一篇文章中写的那样:“你看杨树枝头那些嫩绿的新芽,像针尖似的纷纷探出头来,让人们心里感到暖融融的……”

  那天,我再次给宣传科送稿时,宣传科的人告诉我:“你写的小说、散文等文学类稿件,直接寄给报纸、杂志社的编辑即可。”

  那些年,政策宽松了许多,允许私人开店,我决定走自己的路,在农场第一个挂牌开了一家修理铺,给过往客商修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生意很是红火了那么一阵子。

  我打小就爱好文学,工余时间也常看些古今中外名著,而且不懈地坚持文学创作。常常被身边的人和事所感动,文学是需要感动的,文学不能虚假。感动有时候像条河,从我心里流过,时而平缓地抚摸,时而激烈地撞击,我的心灵因为它的流过变得格外暖和起来。1981年我的第一篇小说《王师傅》就是在当修理铺老板那一年问世的,描写的是八级钳工王师傅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面对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困惑。

  小说发表在1981年6月21日《伊犁日报》的副刊“伊犁河”上。这是我的文学稿第一次变成铅字,1500多字的一篇小说收获了三元钱稿酬,我欢喜了好一阵子。从那以后,我写稿的动力大大增强了,每年都会有几篇小说或散文见诸报纸杂志。稿酬也由三元五元递增到二十多元,给了我小小的成就感和不少惊喜。

  纸上书写就像种庄稼

  我经常投稿,经常参加各种文学写作函授培训班,寄交作业,所以信封用得多,于是自制了不少寄稿专用信封,直到学会电脑打字,用电子信箱收发,才不再手写。但是每当灵感来了,我还是会及时用笔写下我心有所动的那些东西。虽然杂乱无章,但手写对于我来说有一种更亲切的感觉,更像是用心在写作,跟着感觉走,让感觉一点点流向笔端。还一厢情愿地认为,读者在看见书写者的写作内容时,更容易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作者的心情。

  对于那些能一挥而就用手在纸上写作的人来说,无须字斟句酌,单就享受笔尖在纸上划过的那点儿感觉,已够惬意。在纸上写作,写下的不仅仅是当时的思考过程,更是一种感性的体验。一笔一画写出所思所想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心情一字一句地描绘在厚实的稿纸上,就像将庄稼种在田地里,那是电脑写作无法体验的。

  用心写出来的文字才是属于自己的。当然,我并不排斥电脑写作,我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手写稿,最后还是要在电脑上用五笔输入法敲出来,再整理修改成文,直至满意才算完稿。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要与时俱进!昨天,我们用自来水笔取代毛笔进行写作,还在接受敬惜字纸的教育,还在已经用过的纸张背面写字,但今天就变了,电脑打字轻松快捷,再一点鼠标,瞬间工夫,大堆大堆的文字就飞向千里万里之外。

  我们不仅经历过昨天,而且开启了今天、见证了今天,对明天满怀期待。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