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两山两井两油城

时间:2022-06-29 11:34:17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李显坤

  一段历史,从这里起步,由起初的渺小,最终成就了伟大。这个起点,就是独山子泥火山。

  1909年,在这里用近代机器成功打出了新疆第一口油井,从而揭开了新疆近代石油工业的序幕。独山子从油田开采起步,依炼化生产而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化基地。

  这口让我发自内心赞叹的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在就独山子以南泥火山北坡的半山腰上。

  九月末的一天,我顺着木栈道,缓缓拾级而上,泥火山上的600多个台阶,一步步都使我体会到了一种攀登的不易。这像极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历程。

  山坡上可见零星点缀着的戈壁绿植,摇曳在微风中。经霜后的梭梭、红柳、芦苇、骆驼刺、骆驼蓬、合头草、驼绒藜,枝叶葱绿、花色渐紫的盐地碱蓬草,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也都表露出了对岁月的敬畏。在树皮淡黄色的白刺的枝头,结了串串晶莹剔透的红果实。而形态和色泽,终究掩不住一种苍凉。然而正是在这同样苍凉,形成于三百多万年前的山体下,却孕育了极为宝贵的石油资源。

  一大片被渗出的原油浸染的地面,呈现出油腻腻的土黄、深褐、深棕等多种颜色,而这样的土地上,却是寸草不生的。就在这多种色彩的山体映衬远处雪山的宏大幕景里,竖立着一个高1.3米、直径0.3米的锈迹斑斑的钻井套筒,这便是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所在地。微风轻拂中,空气里依然飘荡着油气的味道,时刻提醒着人们,你所面对着的历史。

  这口油井的开发,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丘,一举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发祥地之一。

  这口有着113年历史的油井,似一个在漫长岁月里见证了昨日沧桑和今日繁华的老人,目睹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总会在清风明月下娓娓道来这段无与伦比的历史。是新疆石油工业从初创到发展,从举步艰难到展翅飞翔的历史见证。

  站在泥火山眺望四周,我的内心陡然生发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独山子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中,分别叫做“玛依塔克”和“玛依套”,意思都是“油山”,说明这里油气资源丰富。在这座遗址的北面,有两处泥火山喷发口,四周呈现延绵起伏、七彩缤纷的丹霞地貌,甚是壮观。

  独山子的石油矿藏发现于19世纪末。在泥火山分布范围内,有多处油气苗和油砂露头。1897年,当地居民开始土法开采石油。据《新疆图志》中记载,“独山子有石油泉二,一在南麓,一在西麓,其色深紫,浮于水面,夏盛冬涸”。另据《乌苏县志》载:1902年,库尔喀喇乌苏厅(今乌苏市)在“城内设劝工所,创办劝工场,在独山子用土法提炼石油”。

  独山子有石油的信息逐渐传播开来后,引起了新疆地方政府的重视,1907年,新疆布政使派员采集独山子等地石油、石蜡赴俄国巴库化验,化验结果是:每百斤可提取净油六十余斤,足与美洲之产相抗衡。尽管清政府当时根本不具备开采石油资源的工业能力,但出于对石油能源的敏锐感觉,还是于1909年由新疆地方政府从俄国购进了挖油机(顿钻钻机)和提油机(釜式蒸馏装置)各一台,挖油机运至独山子,随之开始钻井。

  1911年王树楠主编的《新疆图志·实业二》中,记录下了独山子第一口油井出油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壮观一幕:油井深七八丈,油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这是新疆近代史上用机器打出的第一口油气井,由此成为新疆近代石油工业的开端。该井也成为中国最早的工业油井之一,仅比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07年6月开掘的延长油田“延一井”晚两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口油井。

  后因财力不足,独山子一度停止石油采炼。1913年,恢复石油生产,招商开采。1937年在独山子背斜打了第一口探油井并出油,“自油井口喷出数尺之高,油势胜旺”,独山子油田获得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5月,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独山子第一口油井旧址上重新开钻油井,独山子油田由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进入了第二次大规模勘探开发时期。

  1953年产原油7.04万吨,是独山子油田年产原油最多的一年,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23%。1958年,独山子油田钻井工作基本结束。在之后的34年里,产量持续下降,到1992年,油井全部关闭。独山子油田在近百年的开采史中,共为中国的发展奉献了数十万吨原油和上亿立方米天然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不远处的山下,现在的独山子已是一个集炼油化工和炼化工程建设于一体的中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并建设成了一座绿意盎然、优雅、现代、整洁、环保的优美舒适的城市。

  2007年6月,新疆第一口油井被列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进而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以新疆第一口油井为核心物项的独山子炼油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国家工业遗产。

  时光回到67年前——1955年,石油地质调查队从独山子出发,来到现克拉玛依黑油山附近进行地质考察,并于同年6月6日,由独山子1219青年钻井队在此定出一号井位。因是克拉玛依含油区域的第一口井,故定名为“克一号井”,并于7月正式开钻。随后的日子里,轰隆隆的钻机声划破万年寂静的戈壁。

  同年10月29日,在石油工人们的欢呼雀跃中,“克一号井”喷出了工业油流,从此,这片“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克一号井以滚滚流淌不息的原油,树立起了一座物质的丰碑。这座丰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蕴含着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改天换地等精神。

  横空出世的大油田,吸引了有志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向黑油山。3年后,全世界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克拉玛依市诞生。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这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也因油而闻名的城市,以《克拉玛依之歌》的悠扬旋律把一个传奇故事演绎了半个多世纪。

  克拉玛依的第一步,就是由独山子迈出的。泥火山始终连着黑油山。

  站在遗址放眼北望,罐塔林立,街路整齐,一座现代化的独山子矗立在泥火山下,这就是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奇迹。再向北,将视线穿透时空,140余公里处,是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泛中亚地区的中心区,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及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的克拉玛依。内心怎能不充满自豪?将思绪延展开来,我发现,我的自豪,是为了两座山上的两个第一口井,两座现代化的石油城市!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