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只是举办一个活动,让每个员工书写仿宋体进行比赛。没想到,当我逐个翻阅手上这119本参赛作品时,蓦然有一种亲切感从心扉流淌出来,撩拨着久远思绪。那字里行间透出的规整,仿佛将我拉回到了刚上班时那懵懂热情的青春岁月。
仿宋体是我刚工作时一个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时,每个岗位都有一个交接班记录本,规定每个班必须用仿宋体书写交接班记录。车间会不时检查,并评比打分。记忆中,当时的师傅虽然没有几个拥有高学历,但几乎都能写出一手好字,无论是交接记录,还是分析操作记录。无论上班多忙,每个字都工整有序,满满一个大本都像刻的一般,煞是好看。
当时,我们几个人到书店买了仿宋体字帖,先临摹。也不知写完了几个方格本,一笔一画写得手都僵了。练字是辛苦的,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对师傅说:“我来写记录吧!”那时,说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没有师傅的认可是不能随便帮着书写的。
现在的年轻员工可能不相信,那时一个工整干净的记录本就代表一个人的工作形象。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师傅硬是没让他的徒弟帮他写过一次记录,因为瞧不上就是瞧不上,不是仿宋体的记录,可是有违他的工作态度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脑信息化逐渐淘汰了纸质化的办公程序。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书写也越来越“自体化”,对记录的要求也不再“奢求”了。
今天,久违的仿宋字跃然眼前,即使那些对字体苛求的书法爱好者,依然写出了那种久违的亲和感。字里行间,有轻柔一撇,有苍穹一钩,有云淡一点,有隽秀一竖,横竖撇捺工美规整,悄然彰显着大家平日的功底,心中的情愫,真可谓墨香纸润,情深韵长啊。
暮色深沉,我翻看着一个个记录本,游走于笔尖起落间,也不由得想在方寸里开始练练手、怀怀旧、写写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