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茶马古道的形式

时间:2019-06-14 10:07:51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孙玉宏

    对于茶马古道,我总有“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之惑。

    接近午夜,普洱茶在杯中静静地外溢着浓香。茶与马,还有古道,在我的记忆中却是痛苦的存在——生存的形式。

    今天,古道也许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人们也无法听到马蹄摩擦古道的声响。茶马古道曾经怀揣的诗和远方,此时,我无法用陈词滥调来描述,该怎么办?手中的画笔又该落在何处?

    4月,我随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艺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由来自全国30多位艺术家组成的考察团到云南采风。

    当走进云南红河县迤萨古镇“马帮人家”博物馆时,我被那些生动形象的历史资料、照片和留存的物件所震撼。

    如《我要去红河》一书中所言:“在留声机的吟唱声里,坐在‘马帮人家’精致的石茶几旁,饮着经年的红茶,听马帮后人谈马帮商队跋山涉水、智斗盗匪、衣锦还乡或魂留异国的百年往事,仿佛听到‘嘚嘚’的马蹄声在耳畔回响,看到‘马帮红颜’在西门楼望穿秋水遥盼夫君……”

    “马帮人家”留住了远去的繁华与苍凉。

    品饮一口茶水,感觉清润回甘……恍惚间,我似乎触摸到了遗失在风中的古韵,茶马古道意义深邃的诠释——打造“美丽乡村”。真可谓“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美丽乡村”正是此次云南艺术考察活动的肇始。

    坐在窗前,眼前的一切都是诗,所有的思想都带着郁郁的山峦。我努力寻找想描画的画面:茶马古道上,有栗色的、白色的马帮商驮,有古驿站,还有行吟诗人在歌唱……

    我知道,我的历史画《茶马古道》创作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