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邻居好房子自然贵一点儿

时间:2019-03-21 12:52:19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一屏

    同事说,一位要卖房子的老人,房子比同样条件的价格要贵一些。有人不解:“凭什么你的房子就要比别人的贵?”老人理直气壮地说:“因为这个房子有些好邻居。”

    当时听了不以为然,就因为邻居好,房子就要卖得贵一些?这能成为贵的理由吗?

    但是历经几个邻居之后,觉得老人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在现在这种“老死不相往来”“邻居对面不相识”的情况下,好像一些人买房子时并没有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其实这个因素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尤其现在居住在楼房中,不是独门独院,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邻居,这时,就要看邻居的人品了。

    我家处过几任邻居,对门倒还好说,能吵到的机会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倒是楼上人家,对楼下人家的影响可大了去了,每个人的处理方式不同,邻居相处的结果也就不同。

    以前就处过两家楼上的邻居。搬家前,楼上有一小儿,三四岁大小,顽皮异常,时常能见到老子教训儿子的情形,管教很严。儿童五六岁时,正是好动调皮的年龄。楼下人家常能听见小孩子来回跑动、蹦蹦跳跳的声音,咚咚咚地如擂鼓,想静的时候确实觉得吵。但一过去就忘记了,主要是因为楼上人家很有礼数,在楼道里时不时碰到了,就为儿子的调皮向楼下人致歉:“儿子太调皮,吵到你们了!”“没事没事,小孩子嘛。”因为这样,邻居相互谅解,住了几年,倒也无事。哪怕楼上跑水淹了楼下,积极处理完了也没事,邻里相处和睦。

    他们搬家后,楼上又是一户有儿子的人家,也是三四岁,这小儿也是比一般孩子要调皮。在楼外招呼小伙伴们,一呼百应,夏天楼下都是他们打闹欢笑的声音。父母管得也更严,孩子也挨过不少揍。由于父母管得严,孩子顽皮起来时突然会记起禁令,楼上响起的咚咚声就会戛然而止。

    这时,我都能想象到那孩子突然静止、做出懊悔而又小心的表情时滑稽又可爱的样子。联想到姜昆的相声《扔皮鞋》:楼上的青年时常晚归,咚咚地跑上楼,然后脱下鞋子扔地板上,一系列动作结束后,楼下的老人才能得安宁。一日青年又晚归,照旧跑上楼去。老人听到扔了一只鞋后,就等第二只落地,结果等了一夜。次日一问,青年说扔完第一只后想起了老人的话,就轻轻放下了第二只。

    客厅里,家人对视一笑,知道没事了,另一个皮鞋已轻轻放下来了。平时相遇时,同样,领着孩子的家长会说些歉意的话,又对儿子说“别再吵到叔叔阿姨了”。这时小孩就会不好意思,用手捂住鼻和嘴,羞赧地笑起来。一起住了些年,眼看着他从顽皮小儿,长成有礼貌的青年。

    楼上人家搬走了,又搬来了一户人家。一段时间都未曾好好打过照面,不知是什么样的人家。同样,楼上人家的孩子也是四五岁的男孩儿。不得不佩服这家孩子的能量。在家里,这孩子好似从不走似的,都是跑着、蹦着的。楼上的“鼓”敲得格外响,滚雷般,从这头响到那头,又从那头响过来。最初的日子,想着孩子搬了新家,新奇兴奋,时间久了会好些。

    没想到这孩子的玩性持久,至今仍是“锣鼓”槌个不停。最怕的是双休日,简直是在过狂欢节,起码午休是不能奢望了。

    唯有心里祈盼:岁月飞逝吧,让孩子快快长大吧。

    可是不行。不但孩子好动,家长也很勤劳,不知在忙碌着什么,砸击和敲打声一直不断,心烦气躁地像开了铁匠铺子般,要不就是“咣”地一声,不知什么东西砸到地上,对楼下人惊吓可不小。时不时地又是拖重物声,有时重物摔到地上,有时又有电动机械声音,持续一段时间,神经对此非常敏感。因为碰不到面,也跟社区工作人员提过太吵了,但似乎没用。其实小孩子跑跳的声音倒也罢了,但经常重物砸地的声音,一惊一乍的,实在叫人心脏受不了。

    前阵子感冒很久,头疼十分难受,平时能忍的这下也忍不过去了。晚饭后直接上楼敲门交涉,楼上门打开后问有什么事。我说:“我是楼下住户,不知你们在做什么,希望动作轻一些,吵得受不了。”“我们没做什么啊,好像是隔壁的人在做什么,我也觉得吵。”这回答让我一时愣住,就在头顶上的声音,怎么就变成隔壁的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缓了缓又说:“你家孩子很活泼可爱,只是能不能让你家孩子在中午的时候少跑跳一些,楼下太吵了。”“不可能,我家孩子平时不在,晚上才回来。”“那周六、周日中午请保持安静好不好?”“我们没有干什么,孩子也没吵,好吧。”门就在眼前关上了。

    现在,过了晚上12点后,楼上吵得特别受不了时,我会敲敲房顶,暂时会起到点儿效果。

    前两年,单元里有几家都搬房子,楼下一对退休夫妻担心熟人都搬走了,还问我们有无换房的打算,得知不会换房时,说:“还好,要是都搬走了,不知搬来的是什么样的人。”语气中颇有几分担忧。毕竟住了十几年了,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呢。

    但依着现在的情况,若条件允许,还真有搬家的愿望呢。

    “远亲不如近邻”在现在好像也不全是原来的意思了。

    想起那个老人的观点:“邻居好,价格可以贵一些。”

    感同身受,现在确实赞同,老人有智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