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围系沙漠的绿腰带

时间:2019-03-21 12:58:55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张良英

    

   

    在新疆生活了这么多年,前年秋天才有机会去南疆走了一趟,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南疆之行。独山子—库车—阿克苏—喀什—叶城—和田—于田—民丰—和静—新源—伊宁—独山子,全程4000多公里。

    从民丰走S165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轮台,非常幸运地实地见识了大漠的浩瀚与苍茫。

    这天一大早,秋高气爽,天空明净无云,太阳明亮而温暖。我们从民丰县城出发,走沙漠公路,由南向北朝轮南镇方向前行。当汽车驶入被人们称之为“希望和幸福之路”的沙漠公路时,迎面公路彩楼两侧书写着“千古梦想沙海变油田 今朝奇迹大漠变通途”的巨幅对联,不禁使人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是穿越塔里木盆地腹地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黑色沥青公路,嵌于连绵沙丘,像舒展柔美的飘带,公路两侧红柳、梭梭的伴行就像飘带的绿色花边。

    有专家说: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要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石油人做到了。沙漠路段有466公里,采用沙漠地下苦咸水成功种植柽柳、沙拐枣、梭梭等2000多万株防风固沙苗木,实现了沙漠公路全程绿化。

    如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再寸草不生,公路两旁红柳扎堆、梭梭密集,色彩艳丽的沙拐枣夹在其中,延绵不绝的绿丛将滚动的黄沙牢牢锁住……

    这里是一个让人多么心动的奇迹。

    每隔两公里就有个浇灌增压站,常年有护林员负责滴灌沿路的红柳、沙拐枣、梭梭、芦苇,全程有108间水井房,每处都由专人负责看护,就这样养护出世界上第一条“沙漠绿色走廊”。

    汽车行驶在这样的路上,路面平整似镜,道路两旁满是耐旱的沙棘、红柳、梭梭绿化带,足足有30多米宽。马路与灌木相随着渐行渐远到天际,或逐段下降或次第抬升,望之犹如一幅长长的丝绸在拼接延展,煞是壮观。

    停车休憩或观景间,穿过红柳丛,踩上细沙丘,头上白云萦绕着蓝天,脚下追逐着风刮出的条条缕缕的波纹。这令人心动的波纹,让人迷醉。

    时近中午,我们来到一座水井房旁小憩,护林员是一对年轻夫妻,30岁出头的年纪。两口子非常热情地请我们到他们的水井房里休息。我们随主人参观了水井房的设施,然后坐下来和夫妻俩聊天。

    为了养护路两边种植的绿化带,打了深井,林中安装了滴灌设施。护林工程交由几个四川包工头承包,包工头便从四川农村雇人来护林,大多数是夫妻俩管理一间水井房,也有两个年纪大些的男人管理一间水井房的,每人每月2000多元工资。

    水井房配备发电机,用于抽水和生活用电,他们每天负责四公里绿化带的滴灌工作及道路卫生。饮用水、粮食、蔬菜等生活用品用车定时送来,看病打电话给公司,公司会派车来送他们到医院。每年开春来新疆,10月底回家,因为沙漠公路的植物冬天是不需要浇水的。

    说起护林工作,倒是挺轻松的,活儿也不累,唯一是寂寞难熬,没有人说话。好在沙漠里虽然荒凉,却有手机信号,可以和家人打电话聊天,有些水井房还配有电视。但凡有游客来歇脚,他们都非常欢迎。

    聊天中得知,这对夫妻来自四川内江农村,是我同乡,老家相隔也就百十来里地,瞬间多了层亲近感。于是,让儿子从车上拿来方便面、面包、火腿肠、牛肉干、水果等食物,邀请老乡共进午餐。

    饭后,小两口拿出几支肉苁蓉,又名大芸,推销给我。说是古代被西域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人称沙漠人参。肉苁蓉可入药,性甘而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之功效。可以温通肾阳,养血润燥、悦色延年。肉苁蓉药食两用,长期食用可增强体力、耐力,抵抗疲劳。

    我听说过大芸,但没见过实物。

    我接过来翻看:圆柱形,略弯曲,有13~14厘米长,直径也就2厘米的样子,向下渐细,灰棕色,又干又硬,真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为了证明纯野生大芸来之不易,小伙子给我讲了一件事情。

    去年6月,他的同乡老王头进沙漠挖大芸,迷路了,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眼前满是茫茫大漠,一直走到天黑了,还找不到回家的路,就跟着月亮走。沙漠里晚上特别冷,又累又饿,又不敢睡觉,实在累得走不动了,才在天快亮的时候趴在沙窝里睡了一会儿。

    第二天,太阳升起来后,起来继续走,但一点儿方向感都没有。白天沙子特别烫,携带的水喝完了。他连续在沙漠里走了近30个小时,直到发现头天夜里丢掉的榨菜包装袋和自己的脚印,他慌了。心想,莫非遇到了传说中的“鬼打墙”?恐惧饥困交加,迷失在沙漠里的老王头开始出现眼花、耳鸣等症状。他再也走不动了,只好蜷曲在一簇半干枯的梭梭树下。

    第三天,警察找到他的时候,奄奄一息的老王头双眼通红、嘴唇脱皮、声音嘶哑,有气无力地喊着:“我在这儿!”

    老王头后来回忆起那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时说,在荒漠中越走越远。饿了,吃一点儿挖到的大芸;渴了,用空瓶接自己的尿喝。获救的前一天夜里,已经连尿都尿不出来了。只能绝望地躲在梭梭树下等待死亡,真的是越想越后怕。

    说实在的,我对大芸不懂,也不感兴趣。新疆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早就在治沙造林中探索出梭梭根部种植大芸,实现了产业化种植。所以,是否纯野生也没有那么重要,倒是他给我讲的沙漠迷路获救的故事,老王头要感谢那簇梭梭,不然说不定就没命了。

    再看看眼前的柽柳、沙拐枣、梭梭等组成的绿色长廊,像围系沙漠的绿腰带,延绵不绝地将滚动的黄沙牢牢锁住。

    这些顽强扎根在沙漠里的树啊,让人静下心来去深深自省,去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于是,在沙漠与人之间,有了树,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从此便有了生命,大自然变得和谐起来。

    水足饭饱之后,我们起身准备继续赶路,女主人轻轻说了声:“再见!”

    话音里似乎含着些许不舍,但我又觉得不仅仅是寂寞难耐、少有人说话那么简单。老伴礼貌地回了一声:“再见!”

    要走了,我啥也说不出,萍水相逢,道一声“再见”容易,但谁也不知道再次遇到会是哪一天。

    汽车重新上路,我们来到塔中油田,看到路边标语“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圣经》中的一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神,只有矢志不渝的人,才能完成“创造天地”的历史责任。

    沿途有不少枯死的胡杨或疏落的胡杨林。胡杨因为有顽强的生命力及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被人们叫做“沙漠英雄树”。

    胡杨“生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朽一千年”,不正是中国石油人的形象写照吗?

    这次南疆之行,一路山脉、河流、草地、沙漠、戈壁,几乎把雄浑、秀美、清幽和苍凉这些词所代表的意境占尽了。

    沿途我拍了不少照片,但我心里十分清楚,美景不仅仅留在照片里,有些美是不自知的,是浑然天成的,那些美还一定是淳朴的,所以,留给人刻骨铭心、永不磨灭的记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