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记者手记丨保护草原 不妨转变一下生产方式

时间:2023-05-30 12:20:10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魏永贵

  巴里坤草原从2005年被列为东天山重要生态功能区至今,已走过18个年头。18年里,围栏封育、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生态补水、补播改良、饲草种植、划定草畜平衡区、化工企业搬迁……一项项措施接连实施。这期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批准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湿地保护条例》,作为巴里坤草原生态核心的巴里坤湖及其湿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法律支持。这些措施,让水清草绿、风光秀美的巴里坤草原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直观体现。

  巴里坤草原牧草收获季景象(资料图)。张建刚摄

  巴里坤草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攻坚战,需要常抓不懈。不久前,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林草部门对巴里坤草原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对草原退化的成因进行了摸排。除了降水不足等自然因素外,季节性天然草地(春夏秋牧场)载畜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仍在影响草原生态。如何解决?不妨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入手,引导牧民群众逐步改变四季游牧方式,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的生产方式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不仅能够让高强度利用的春夏秋牧场休养生息,降低转场成本和接羔育幼成本,还有利于牧区实现人畜自然分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实践证明,牧民定居是生态保护、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的有效举措,牧民定居后实行的舍饲圈养型农区畜牧业,在综合效益上也已超过了传统的四季游牧型畜牧业,为牧民群众增收提供了有效支撑。因此,在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中,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应当成为一个值得推行的有效选项。

  相关新闻:

  巴里坤草原保护“三部曲”

  责任编辑:吴雪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