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 | “电波”传递爱与信念的力量

时间:2023-07-31 23:37:49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莉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7月29日、30日,我国首部谍战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跨越一个世纪的革命先烈故事收获了观众的掌声与泪水,将爱与信念的力量传递给观众。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上海歌舞团供图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讲述了李侠和兰芬假扮夫妻,携手共度12年潜伏生涯的故事,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上海歌舞团供图

  雨夜中的上海街头,忙碌的报馆,顾客盈门的旗袍裁缝店,人来车往的马路,生活气息浓厚的弄堂口;报社编辑、摄影记者、裁缝店掌柜、裁缝店学徒、黄包车夫、卖花少女……《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营造了多个场景、塑造了多个个性迥异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音乐、恰到好处的灯光、巧妙挪移的道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上海歌舞团供图

  “没想到舞剧有这样强的故事表现力!真是把舞蹈和戏剧非常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既欣赏了唯美的舞蹈,又沉浸式体验了谍战剧的紧张氛围。有机会一定要‘二刷’。”看完《永不消逝的电波》后,乌鲁木齐观众张杨说。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上海歌舞团供图

  李侠与兰芬的潜伏生涯中,有相依相伴的温馨时刻,更多时候是行走在刀锋上的紧张惊险。他们用智慧与勇气,小心谨慎地完成一个个任务,而战友们陆续被逮捕、杀害的消息,令李侠和兰芬悲痛不已。

  战友们身穿血衣、带着镣铐,步伐坚定地走在舞台上;李侠被敌人追击时,小裁缝一把抢过李侠的红围巾佩戴在自己身上,却因此被敌人枪击;明知道发出那组电报,就会暴露自己,但李侠诀别兰芬后,还是从容发出了传递信息的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是他向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信息。

IMG_20230729_231321

  7月29日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图为演员谢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看过电影、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没想到舞剧带给人这么深的震撼,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到了那个年代。全剧没有一句台词,演员们用充满感情和张力的肢体语言演绎出精彩的剧情。”观众帕热沙提·库肯说。

  观众李茜茹流着泪看完该剧,演出结束,她回忆起剧情,泪水又充盈了眼眶,“剧中的小裁缝牺牲时才15岁,太让人心疼了。是无数无名英雄的牺牲,才换来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IMG_20230729_232409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结束后,观众在该剧海报前拍照留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李侠牺牲后20天,上海迎来解放,兰芬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站立在人群中,大家的脸上是迎接光明新生活的期待与憧憬。舞剧结束后,“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出现在舞台背景板上,全场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电波不逝,信念永存。剧中最后一幕,令观众安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仿佛与舞台产生跨时空的共鸣,“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感谢那个时代的革命先驱,为今天演员的舞蹈诠释打下鲜红底色,同时也赋予我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杨蕾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