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无人机、传感器等“新农具”让新疆巴州农户大开眼界

时间:2023-10-06 13:00:22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近年来,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才离开城市,来到农村。他们投身农业,植根田野。他们懂科技、会经营,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也推动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来认识这样一位年轻人——90后的阮航。他从互联网企业离开后,扎根新疆的农业科技创业公司,走到规模化种植的一线。四年多来,他与伙伴搭建数字化农产品服务平台,探索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从农田地图到采收调度系统,他带着研发团队,在农田找需求、采数据。产量有提升,农产品销售更匹配,节本增效,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今年31岁的阮航曾是国内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级产品研发经理,主要负责大数据平台建设。当看到身边有不少同龄人奔赴农村试水新天地,阮航也心动了,他想用自己的专长赋能农业。就这样,他来到新疆,但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数字农业团队负责人 阮航:很多工厂还有农户可能对我们这些新的东西不太接受。所以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黯淡的。那个时候我就想,那是不是我就回武汉了,也可能就意味打水漂了。

  就在阮航想放弃的时候,他遇到了这位名叫李耀的种植大户。种着万亩大田的李耀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找到了阮航团队合作。团队使用的无人机、传感器等“新农具”,让李耀大开眼界。

  新疆巴州种植大户 李耀:毕竟从这个地图上,可以了解农作物的长势,可以看出干旱程度、缺水程度等,施肥可以精准到每一块地,平常需要转大半天,所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方便。

  阮航团队一共有10个人,包括农技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和供应链管理员,各有分工。大伙儿用“遥感、数据、平台、应用、场景”这些“新要素”,搭建起“天地空”三位一体的种地新模式,但最基础的,也是阮航最看重的,还是脚下这块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的精准度。这是他们在农村采集数据时发现的新问题,到村到户的导航经常会指错方向。

  数字农业团队负责人 阮航:因为现在各大地图厂商在农村,其实是没有去做很精细的田间道路的导航,即使我知道,我在卫星地图上看到了这块地,也没有办法导航到这块地上去,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地里面绕来绕去。

  缩小田间地头的导航误差,让耕种机、拖拉机、收割机甚至包括秸秆回收机能精准出发、快速作业,让这些全产业链上的农机有了更高效的产出,不仅缩短了作业时间,压缩了作业成本,也大幅提升了农作物的采收效率。

  数字农业团队负责人 阮航:科技为农户带来什么,最明显的节省的一个成本就是农作物交售过程之中的损耗。能够很好地优化,整个采收时间的流程,采收的环节,积累排队时间减少,造成的损失就会减少很多。能够帮助农户提高收入,就太开心了,意味着我们做的事情是脚踏实地的,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余若琪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