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熙报道)自治区残联从2019年启动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村(社区)残协11871个,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实现了残疾人服务“零距离”。 村(社区)残协是残联的最基层组织。近年来,自治区残联与自治区民政厅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区各级残联广泛吸纳残疾人及亲友、扶残助残志愿者等群体参与残协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残协成为村(社区)“两委”的好帮手。 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是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中的重点。自治区残联指导各地(州、市)残联,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问题,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考核、培训机制。同时通过残疾人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培训班、全国专职委员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引领全区基层残联干部拓展工作思路和业务领域,提升服务残疾人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此外,全区各地(州、市)残疾人专职委员,还普遍落实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制度,对所属辖区残疾人的服务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准确提供残疾人康复扶助、生活照料、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信息,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现在,全区基层残联基本达到有办公场所,有专职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有助残志愿者队伍,有工作职责和残疾人工作档案,残疾人服务工作能力大幅提升。 今后,自治区各级残联还将大力推动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进一步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完善残协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服务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下大力气加强全区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支持村(社区)残协整合政府、残联、社会助残资源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余若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