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三个“淘金者”的新疆故事

时间:2023-12-06 13:21:40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初冬的新疆,帕米尔高原已经披上了银装,喀什古城里却依旧游人如织;红其拉甫口岸的工作人员在寒风中坚守岗位,阿图什市吾斯塘路社区的老人们在活动中心安享生活。在166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气候迥异,民族不同,但相同的是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和越来越充满活力的新疆经济。

  幸福生活的背后,是新疆全新的开放姿态与强劲的发展动力。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借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的机遇,新疆口岸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不断流动、充满变化的新疆口岸,记者找到锚定在口岸城市里的奋斗者,既有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也有在新疆打拼的其他省份的人,还有到新疆谋生的外国人,从他们的故事中感受新疆口岸的非凡巨变。

  特色产业富民兴边

  今年29岁的肉孜麦提·依明尼牙孜来自喀什地区莎车县,从新疆大学经管学院毕业后,便在家里的五金店帮忙,但因父亲患病让家里的经济变得拮据。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他在网上浏览招聘信息,想找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了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个改变他生活的公司。2021年4月,肉孜麦提顺利入职“疆果果”,担任销售工作。

  “刚入职时我对销售工作一无所知,从零学起。一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业绩,后来在自己努力以及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渐渐学会销售工作的基本技能,我的销售业绩也越来越好。”从刚入职时月薪1800元,到现在月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肉孜麦提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不仅买上了自己喜欢的小轿车,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

  据介绍,诞生于新疆本土的“疆果果”,以新疆瓜果为原料制作各种口味的果干,口味的研制结合了本地特色与时下流行,填补了新疆瓜果品牌的空白。作为销售人员的肉孜麦提,入职两年业绩就达到了400万元,被公司评为2022年度优秀员工,今年还成为了公司股东,可以享受到公司的分红。

  除了让公司的优秀员工成为公司股东,“疆果果”还通过“企业+合作社+果农”的运营模式帮扶当地果农,让5万户农民增加收入,还有146户农民成为股东,共享企业收益。如今,小小果干发展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富民产业,带着新疆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地域特色,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依托口岸做强市场

  11月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已经寒气逼人,但吐尔尕特口岸依旧热火朝天,一辆辆货车排着队有序移动,车上载着的是运往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出口商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汽车。这些崭新的小汽车将通过吐尔尕特口岸抵达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纳伦州,进而销往世界各地。

  “我们跨越5000多公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和市场走得更近一点。”看着口岸货车来来往往忙碌不停的场景,奈伏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平小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奈伏公司原本是上海一家进口汽车的公司,主要从欧美日韩进口汽车到中国。“后来有国外的客户想买我们中国的汽车,我们发现了这一市场,开始做汽车出口的生意,经过市场调研后选择落户在这里。”

  奈伏公司所在的吐尔尕特口岸属于国家一类口岸,直通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纳伦州,是中国通往吉尔吉斯以及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的重要通商口岸,是国务院批准的新疆首批对外开放的3个口岸之一。

  之所以选择来到吐尔尕特口岸做汽车出口生意,平小剑总结了三点原因:一是口岸的管理完善,通关能力较强,办理出口所需的各项手续快捷方便,同时服务也跟得上;二是口岸的基础设施完备,汽车从内地运过来十分方便;三是口岸接壤的国家是吉尔吉斯斯坦,关税相对较低,利于降低成本。

  基于口岸完备的配套设施和智慧化的预约通关系统,吐尔尕特口岸的通关效率大大提升,奈伏公司1个月的汽车出口量在500辆左右,整个口岸1月到10月出口商品车2.5万余辆,预计全年出口商品车4万辆左右。

  吐尔尕特口岸繁忙的背后是今年以来出口业务量爆发式的增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从今年1月至10月,该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77.55万吨,同比增长105.43%,货值376.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78%;货运通关车辆7.43万辆,同比增长126.62%。

  为了推动汽车出口产业更好发展,吐尔尕特口岸将打造一个集中仓储、物流、报关等功能于一体的汽车出口产业园,并提供配套设施与服务,提升口岸现代化水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这里落户。

  未来,产业园落地后,吐尔尕特口岸将焕发出更大活力。同时,依托口岸优势,畅达通道,聚集产业,新疆将在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上迈出新步伐。

  经贸往来筑起桥梁

  从口岸送出去的不仅是中国制造的琳琅满目的商品,还迎来了来自巴基斯坦的商人。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巴基斯坦商人阿里克力木·阿里拜克,经营着一家中国巴基斯坦瓦尔西迪工艺品商店。店面不大,满满当当摆放着各式各样来自巴基斯坦的商品,还传承着他父亲敢闯敢做的精神。

  30年前,阿里克力木·阿里拜克的父亲和叔叔沿着中巴友谊公路来到这座高原上的小县城,在这里开了一家工艺品商店。如今,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家店铺的他将这栋两层楼买了下来,楼下作为店铺和仓库,楼上是他休息的地方。

  “我来中国已经12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人来到这里做生意。”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不少像阿里克力木·阿里拜克这样的巴基斯坦商人,他们大都经营着外贸生意。这一切得益于塔县的红其拉甫口岸,巴基斯坦商人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中国商品带到巴基斯坦出售,并将具有巴基斯坦特色的服装、化妆品、食物等带到中国来。经营日用品商店的艾合买迪拉·别克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的商品在巴基斯坦特别受欢迎。”艾合买迪拉·别克在新疆口岸开店已经7年了,赶上旅游旺季,一天的营业收入能达到1000多元,生活越过越好。受到艾合买迪拉·别克的影响,他的3个子女也从事外贸生意,经营效益非常可观。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新疆口岸不仅仅是一条通道,还是链接世界各国贸易与友谊的桥梁。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带着资金、项目前来投资,为生活在新疆口岸的人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瞻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是新疆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起点,必将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的西北!

  责任编辑:刘豪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