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来阿克苏地区博物馆 听23件龙文物讲故事

时间:2024-02-02 22:58:13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梅报道)龙最初长什么样子?它在不同时代发生过怎样的演变?2月6日,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展出“祥龙贺岁——阿克苏地区龙纹文物展”,将通过当地收藏的23件龙文物,向人们展示龙的起源、演变以及龙文化在新疆的传承。

  “祥龙贺岁——阿克苏地区龙纹文物展”将展出的汉代文字规矩四神镜。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汉代铜带钩。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23件龙文物是从各地博物馆中选取,属当地出土或征集文物,年代为汉代至清代,包括铜镜、铜带钩、铜镯、铜牌、陶祖、木雕、壁画、金币、银币等。

  唐代马首龙身鹰翅纹灰陶范。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南北朝至唐代的彩绘龙首木雕。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这些文物能让大家看到龙在不同时代的演变过程,了解它们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阿克苏地区文博院文物保护与学术研究科办公室研究人员赵梦芹说,汉代的龙体形态威武雄壮,有气吞山河之势。其形态呈现兽形或蛇兽合体形,龙首一般较长,角呈勾云状位于耳后。龙的四足也呈勾云状,但此时的龙没有爪,龙身一般饰云纹。

  龙王本生克孜尔114窟壁画。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宋代龙纹铜镜。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包容,阿克苏龙文物也出现了多元荟萃、东西交融的艺术风格。“当时的龙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人们世俗生活中和石窟壁画里。”赵梦芹说。

  宋代以后,龙在中华文化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元明时期,朝廷对龙的形象使用严格限制,强调“天子龙生”的观念。“五爪金龙”纹样为皇帝御用,民间禁止织造五爪龙纹。“这些在龙纹饰上均有体现,比如三爪龙被视为士大夫(贵族)的象征,四爪龙则代表着诸侯的身份,五爪龙是天子的象征。”赵梦芹说。

  元代仙山龙纹铜牌饰。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清代金币。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供图

  清代,龙的形象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创新不多,但其刻画细腻,整体显得华贵精巧,富丽堂皇,龙的吉祥文化内涵此时达到鼎盛。从展出的铜镜、金币、银币等清代文物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官府发行的货币,还是民间的日常用品,皆蕴含浓郁的吉祥寓意。“在历史上,无论朝代怎样更迭,龙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人们也以‘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纽带、情感联系的桥梁之一。”赵梦芹说。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