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隋云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抗击疫情,广大民警克服困难,坚守一线。他们的家人则无怨无悔,全力支持民警一线抗“疫”。这些普普通通的家庭凝聚成战胜疫情的力量。 家里有个“超级奶爸” “我爱人这些天已经变成‘超级奶爸’了,他在家带孩子,让我安心工作。”2月14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民警张朵告诉记者。 今年30岁的张朵是沙区公安分局的一名内勤民警,已有8年党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第一时间请缨参战。同事们知道她的儿子才3岁,离不开妈妈,提出替换她,而她说:“我家没问题,我爱人答应在家带孩子,全力支持我。” 就这样,张朵作为高铁执勤组唯一的女同志,来到乌鲁木齐站执勤,耐心地做好旅客宣传、检查、疏导、维护秩序等工作。执勤工作每天两班倒,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帽和口罩,几个小时下来,会因缺氧而有些头晕,腰也酸腿也疼,但张朵咬牙坚持,样样工作不输男民警。 到了下班时间,张朵和丈夫陶志强视频,问问孩子的情况。陶志强之前工作很忙,没有居家带孩子的经验,但没带几天就“技能娴熟”了。“刚开始几天孩子不是磕了碰了,就是衣服湿了,要么不肯吃饭,现在没什么问题了,我也放心多了。”张朵说。 “儿子,上吧” “我将带着父亲的期望奋斗在防疫一线。”2月13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七支队民警陈挚说。 陈挚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10年前,陈挚在父亲的鼓励下实现了从警梦想,并于2019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些年来,陈挚和父亲聚少离多,但父亲从未有丝毫怨言,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特警七支队民警投身战“疫”,在公安检查站检查来往车辆,监测司乘人员体温,并通过巡逻等方式在街面服务各族群众,向群众普及防疫知识,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 父亲对陈挚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父亲,我感到无比骄傲,我知道你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知道你们执行任务的艰辛,但我更知道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儿子,上吧!” “我父亲说,家中一切都好,让我不要牵挂,等战胜疫情一家人再团聚。”陈挚说,一定要努力完成任务,不负父亲的嘱托。 “等你们凯旋” “妻子怀孕9个月,我们已经20多天没见面了,她说自己一切都好,让我不要挂念。”2月14日中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天山区交警大队解放路中队民警史永辉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此刻他正在乌拉泊公安检查站执勤,呼啸的风声不断从电话中传来。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伊始,史永辉就来到乌拉泊公安检查站驻守,引导返疆车辆通行,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左右。13日他9时上班,下班时已是次日凌晨3时,稍作休息,早晨9时又回到岗位。因为工作条件有限,中午他们只能在车里休整一会儿,忙起来顾不上吃饭,等有空吃时饭菜已经凉了。 这些事,他从不告诉爱人丁嘉音,而丁嘉音每天也都是说:“有爸妈陪着我们,家里一切都好。”他们有个5岁的女儿,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虽然已经有些行动不便,但丁嘉音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 丁嘉音在社区工作,夫妻二人都是党员。她对丈夫说:“安心工作,等你们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