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 通讯员 王琴 “在万分之一的机缘巧合下,让我能有一次救人的机会,为一个受病痛折磨的家庭尽一份力,我觉得非常有意义。”3月25日,已经从医院回家休养的双河市塔斯海垦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邵文科说。前几天,他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刚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兑现了14年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承诺。 
3月18日,刚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邵文科。李梦婷摄 2010年,在一次献血活动中,邵文科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4年3月6日,塔斯海垦区公安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邀请函,通知邵文科他的造血干细胞已配对成功,询问他能否前往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邵文科毫不犹豫签下了捐献同意书。 3月13日,邵文科办理完请假手续后,住进自治区人民医院,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作准备。按照医生的要求,造血干细胞捐献前5天,每天都需要往身体里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促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更快稀释进血液里,而针剂的副作用是会出现骨头酸痛、头晕、低烧等症状。 “虽然捐献过程有点难受,但是一想到能挽救一名患者的生命,我就觉得很值。”邵文科心里明白,此时此刻接受捐献的患者正躺在某个病房里,和家属一起满怀希望焦急地等待。每念及此,他心里的坚定便多一分。邵文科家人对他这次捐献行为非常支持,在准备和采集阶段,全程陪伴左右,悉心照顾。 
邵文科正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李梦婷摄 3月18日,历经6小时,随着最后一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分离,邵文科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看着装满160毫升造血干细胞的血袋在志愿者的紧急护送下,以最快的速度转运去患者所在地,邵文科的脑子里不禁想起一句话:“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个血脉相通,却不曾见面的陌生亲人,奇妙又很有意义。” 3月19日,邵文科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目前受捐献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顺利,患者身体情况良好,后续还需要8、9个月的观察治疗。为了表示感谢,自治区红十字会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向邵文科颁发了奖杯和证书,公安局也举行仪式欢迎邵文科回家。 “鲜花和奖杯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挽救了一个生命,相隔万里,互不相识,却血脉相连。”邵文科表示,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的队伍中来,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希望,让生命延续。
责任编辑:魏燕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