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索蓉芝 实习生 王新雨报道)8月19日上午,做完家务,55岁的杨泉林坐在工作台前,右手紧捏细长的针线,左手把挑选好的珠子一颗接一颗地串到线上,再缝在纱巾上。十几分钟后,纱巾在串珠的点缀下,更显精致。“不用出家门,做好有人上门收,一个月能有1500元的收入。”杨泉林说。 
8月19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地磅街道东盛社区居民杨泉林正在家做手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摄 杨泉林家住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地磅街道东盛社区。去年,由于婆婆生病,她关了经营的切面店回家照顾家庭。可忙完家里的事情,杨泉林每天有不少空闲时间。于是她便找到包户干部,希望社区帮忙在附近找份半天的工作。 “社区介绍了几个工作,可都和我的时间有冲突。”杨泉林说。在入户走访中,东盛社区干部发现辖区不少宝妈和杨泉林面临同样的问题,今年5月,东盛社区联系了一家企业,让居民在家串珠装饰衣物,再由社区干部统一回收成品并交给企业。 6月4日的第一次培训,东盛社区请来企业的老师为居民们讲课。擗线、串珠、打结、装饰、锁扣……指导老师详细讲解一道道工序,并不时给居民示范。经过培训后,不少居民掌握了串珠技巧,当场领了一些原材料。居民谢春花就是其中一位。 照顾两个孩子之余,谢春花一有空就开始做手工。“遇到不会的地方,就去和邻居请教,做好后就能拿到工资。”谢春花说,通过参加串珠活动,提升了大家的技能水平,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解决了就业问题,让大家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企业订单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中。截至目前,居民们共完成2800余件衣物的装饰品,共获取2.2万余元的报酬。 东盛社区主任吴彬介绍,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多工作机会,社区在寻找更多类似企业的同时,也积极联系培训机构举办美容、面点等培训班,拓宽居民的就业渠道。
责任编辑:王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