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2时55分将迎来处暑节气。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分别为初暑、中暑、末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即为“出暑”。 虽然秋在名义上早已来临,但处暑过后仍可能会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人们常说的“秋老虎”一般就发生在处暑前后。“处暑处暑,热煞老鼠”“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气候特点是温差大,午后闷热,早晚才有风吹拂。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到了初秋,鹰开始捕猎鸟类,但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码放在一边,就像在祭祀一样。 二候“天地始肃”,字面意思是说“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也就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并不是所有谷物开始成熟,而是特指“五谷之首”的稷的成熟。 处暑·农事 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牵连拉扯。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三朝稻有孕”“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这些民间俗语都说明了处暑之后农作物要收获了。 处暑后有许多事要做,棉花要摘,芝麻要拔,但先要收麻。麻是苎麻,根似生姜,叶背白,又称白麻。麻收好了,要翻地种萝卜,所谓“处暑萝卜白露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