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大天鹅出来“遛娃”了 连续两年产下“玛纳斯籍”宝宝

时间:2024-10-02 00:39:54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朱文斌

  “快看,大天鹅一家出来‘遛娃’了,这个大天鹅宝宝也太可爱了……”9月29日,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里,一只幼年大天鹅跟着父母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水嬉戏。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让游客们极为好奇。

  8月5日,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里,一只今年在此出生的大天鹅宝宝跟着父母游水嬉戏。瓦力斯江·乌马尔江摄

  “大天鹅连续两年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繁殖后代,确实是一个奇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马鸣说,大天鹅对栖息环境的水质、食物和植被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继去年6月首次发现大天鹅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繁殖后代之后,今年大天鹅再次在这里繁殖后代,表明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今年7月底,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最早监测到了野生大天鹅在此成功繁殖了一只“玛纳斯籍”的大天鹅宝宝。随后,在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见证下,这只“玛纳斯籍”大天鹅宝宝一天天长大,大天鹅一家“遛娃”的场景也成了公园一大看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干部杨丽红介绍,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过冬候鸟。以往的监测显示,大天鹅通常在每年春季从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飞往更北的地区繁殖后代,到了大约11月又会带着幼年大天鹅回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

  “大天鹅对于生活和繁育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其连续两年选择在此繁殖,表明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杨丽红说。

  8月14日,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里,众多水鸟正在觅食嬉戏。瓦力斯江·乌马尔江摄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上,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也是候鸟飞越天山的“能量补充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过度开垦、放牧,玛纳斯湿地面积一度萎缩。2011年,玛纳斯湿地被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2016年通过验收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十多年来,玛纳斯县持续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项目和湿地生态补水,湿地公园的面积已从2010年的9万亩扩大到目前的17万亩。

  杨丽红介绍,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根据观测,目前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有各种野生动物315种,鸟类279种,其中有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在此越冬或繁殖后代的候鸟数量在不断增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