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20多年前,作家韩少功定居汨罗市三江镇八景洞,每年有一半时间在这里晴耕雨读和创作,《山南水北》《日夜书》《修改过程》……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从这里流淌而出。 10多年前,作家刘亮程偶遇天山北坡一个名叫菜籽沟的小村落,建立木垒书院,并在此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捎话》和《本巴》。如今的菜籽沟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艺术家村落”。 在记者看来,这两位有着相同经历,并长期耕耘在中国乡村大地上的作家,更像是远离喧嚣的“文学隐士”。近日,韩少功跨越千里,从八景洞来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探访老友刘亮程,聊起了他们创作永恒的文学主题:乡土、大地、农民。通过他们的讲述,记者看到了两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意作家的创作历程。 落脚原始村庄,且耕且读 “星星,你也来迎接一下客人吧。”9月28日,作家刘亮程在菜籽沟村迎来他许久未见的老友——作家韩少功。“星星”是刘亮程家中大狗的名字,时常出现在他的书中。 刘亮程带着韩少功漫步在村庄和山坡,边走边谈,不时停下来看看白杨树,或揪一个刚刚成熟的海棠果放在嘴里尝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