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悦报道)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4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多家单位在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举办“共同守护核与辐射安全,喜迎自治区成立70周年”核安全宣传主场活动。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 
4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市民在铀矿冶开采展区参观。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摄 此次主场活动按照“1+5”模式,即一个主展区+五个分展区形式进行。在主展区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LED屏幕播放宣传视频,展现我区核技术利用与电磁设施应用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以及我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取得的成效。 
4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市民在监测仪器展区领取宣传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摄 监测仪器展区通过介绍各类辐射监测仪器及功能,开展现场本底监测、手机电磁辐射监测等方式,以可视化手段加强公众对电磁辐射的认识;铀矿勘探展区介绍了铀矿资源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展示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铀矿勘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典型实践;高压输变电展区通过模型展示、现场讲解等方式,介绍了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效果,加强公众对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铀矿冶开采展区通过介绍地浸式铀矿在开采模式、辐射防护、节能减排、恢复治理等方面的生态环保措施,展示国家级绿色矿山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生动实践;放射性诊疗展区通过介绍各类放射性诊疗方法和放射性药品的作用原理及其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辐射防护措施,提升公众对放射性诊疗的科学认知。 
4月14日,自治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工作人员(左)在为市民介绍核与辐射监测仪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摄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晓燕介绍,我区开展核安全宣传主场活动,旨在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核安全知识,引导社会公众了解核安全、参与核安全、维护核安全,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持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核安全的软实力。 近年来,我区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了“平安新疆——2023”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西北边境预警中心与应急指挥部已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地州市两级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增设了146个辐射环境监测点位,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全部安全受控,有效保障了全区核与辐射安全。
责任编辑:王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