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民警赵阳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韩晋 通讯员 胡国华 近日,新疆一民警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人故事,在警营传为佳话。 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民警赵阳(化名)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重大意义,便毅然在《志愿捐献同意书》上按下指印,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5月的某天,赵阳接到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作为一名从警16年的党员民警,他没有丝毫退缩:“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救人性命,没什么可犹豫的,何况我还是个警察呢!” 随后,他开始调整作息、加强锻炼,一边做好身体准备,一边进行一系列检查。 6月24日,确保各项体检指标符合标准后,赵阳交接好手头工作,踏上前往乌鲁木齐的列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一天捐献,患者就多一分希望。”6月30日,在连续5天注射了动员剂后,赵阳进入自治区人民医院采集室,医护人员通过双臂插管连接血细胞分离机,历时约7小时完成采集,共获取19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这份“生命火种”已“飞”到上海患者身边。目前,赵阳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医院恢复治疗。 据悉,赵阳成为新疆第208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生命接力,也用行动证明,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不仅体现在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中,更蕴含在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大爱里。
责任编辑:李冰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