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行走边关,感悟护边员滚烫初心

时间:2025-07-04 16:30:02  来源:天山网  作者:天山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身在西陲,心向党中央”“一生只干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界碑不倒,守护不止”“只要还能干,我们就一直干下去”……

  连日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采访团行走新疆万里边关,不时被一群熟悉的身影、一句句朴素的话语所感动。相机不用特效,这群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边境线的护边员身影格外高大;笔端不用修饰,那些从边境农牧民口中道出的话语让人“破防”。

  是什么原因让边境农牧民爱国守边的情怀如此炽热?是什么原因让一代代护边员在接力中不断绽放精彩?在这场边关跋涉之旅、心灵启迪之旅中,记者感受到了护边员们一颗颗滚烫的初心。

  守好边关 一诺重千钧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乌恰县吉根乡,被誉为“西陲第一乡”。在纵横交错的土黄色峰峦间,边境巡逻执勤点是最亮眼的风景。

  6月25日,在距离吉根乡政府23公里的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克州边境管理支队巴依玛提边防检查站,护边员阿丽玛古丽·马那木指着山体上“忠诚于党、爱国护边”的巨幅大字对记者说:“生活在这里,就要守护好边关。我们小时候听父母这样承诺,长大后也这样承诺。”

  履行这句承诺,并不是轻松的事。阿丽玛古丽的丈夫玛买托肉·玛买提克里也是护边员,夫妻俩从数十公里远的吉根乡萨哈勒村到此执勤。执勤期间,家里的牛羊可以交给邻居代管,孩子怎么办?阿丽玛古丽在乌恰县城工作的弟弟,把她的两个孩子接到了县城上学。

  阿丽玛古丽当了8年护边员,丈夫的护边生涯已达15年。“周围的一切在变,但巡边护边工作和守护家园责任没有变。我们和祖辈、父辈一样,选择了留下来护边,说到就要做到。”玛买托肉说。

  巴依玛提边防检查站会议室的一面墙上,张贴着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的布茹玛汗·毛勒朵和拉齐尼·巴依卡的宣传画。护边员们表示,这两位是新疆护边员的典型代表,是他们心中的明星,因为他俩用一生来践行承诺。

  新疆陆地边境线长5700多公里,各地护边员群体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却有着共同的承诺。

  在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科克托海村,54岁的护边员杜给·特热汗已经在巡边路上走了20多年。他和哥哥、父亲曾并肩守护着边境线,在他们的心里,界碑不是石头,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

  2004年,杜给的父亲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守好边境,若我去了,就埋在离边境线最近的地方。”2009年,他的哥哥也去世了。从此,他一个人重复着巡边护边工作,没有想过苦与累,更没想过打退堂鼓,只为坚守自己的承诺。

  建好家园 同心向未来

  “艾孜买提,听说你到汽车城刚提了辆车,是啥牌子的?如果开着攒劲,我以后也买这个牌子的车。”6月21日,在温宿县柯柯牙镇塔格拉克村的草原上,巡逻回来的护边员艾山江·艾力问同事艾孜买提·吐尔逊。

  艾山江、艾孜买提利用轮休时间给游客牵马挣钱,或者在景区做点生意、打点零工。

  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塔格拉克边境派出所民警艾热提江·吾甫尔说,这几年,塔格拉克村等边境村乡村旅游火起来了,农牧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多,大家很珍惜国家的好政策和发展的好机遇,守好家园的同时也没闲着,都在铆足干劲想办法建好家园。

  行走在南北疆的边境线上,采访团看到的是一个个边境县蓬勃发展的势头,一个个边境乡成为文化韵味十足的特色小镇,一个个边境村的民居独特又时尚。很多边境农牧民家庭,有的当护边员,有的发展养殖或从事旅游业,有的在家门口务工。

  在塔城市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第三代护边员哈力木别克·达吾列提汗看来,从他爷爷那一代开始,无论是护边员补助,还是护边员执勤时的住房、交通等条件;无论是各项惠农政策的力度,还是农牧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边远山区的护边员,同时也是宣讲员,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家乡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规划较为了解。边境线成为风景线,“钢铁驼队”从口岸驶过,跨境电商热火朝天……边境地区的发展每前进一步,护边员等边境广大农牧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便增进一分。

  “我爷爷那一代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我父母这一代是摆脱了穷日子,我这一代是赶上了富裕日子,我娃娃这一代过的是越来越幸福的日子。我们家这四代人,都是打心底里感激共产党,是共产党带着我们把家园越建越好、日子越过越美。”布茹玛汗·毛勒朵的二儿子麦尔干·托依齐拜克说。

  促进团结 携手谱新篇

  6月28日,在阿克陶县木吉乡木吉村,党员徽章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在翻看一摞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是他今年3月再次到武汉“走亲戚”期间,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等学校的学生送给他的,明信片上的内容洋溢着孩子们对他的钦佩之情。

  阿布都加帕尔是一名普通牧民,也是一名护边员。2022年7月,他在帕米尔高原主动帮助受困武汉游客脱险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他亮出党员徽章、婉拒酬谢的质朴言行感动了亿万网友。

  成为新疆网红后,阿布都加帕尔一边履行护边员职责,一边作为特邀宣讲员到处宣讲。宣讲内容包括爱党爱国、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木吉村虽然处于边境高原,但他的朋友已遍布五湖四海,除了利用到疆外参加活动的机会广交朋友,他还常在家门口的旅游景区转悠,帮助需要帮助的游客。

  在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有一支“妈妈级”护边队,护边队中80%是女性,最大的61岁,最小的37岁。在她们眼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她们不仅要当好边境线上的护边员,还要当好边境线上的石榴籽。她们和当地牧民处得像一家人,经常走到牧民身边进行宣讲,号召大家搞好民族团结。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