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艳芳 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新疆各地各部门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边学边查边改,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促发展、暖民心的实际行动。 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一体推进学查改,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基层支部扎实学、青年党员重点学等形式,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根基。坚持开门教育,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紧扣“小切口”深挖“真问题”。成立专项检查组,针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易发多发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问题“零容忍”。持续精文减会,切实为基层减负。规范公车管理,建立过程监管机制,公车运行费用同比下降19%,并出台节约型机关管理办法,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自治区体育局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公开举报电话、开设举报信箱、网络问政平台等广纳民意。目前已受理群众问题诉求33条,解决难题21件,办理民生实事18件。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师生提出的“数字化服务有待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不足”等问题,在学院公众号增设“智慧校园网”登录入口,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主题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回应师生关切。自治区体育中心(体育产业发展中心)发布2025年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告,并对出入口进行拓宽改造,新增停车泊位及停车场,切实破解预约难、出入不便、停车难等问题,以务实举措让群众感受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新疆科技馆紧盯群众需求推动作风转变,通过现场评价、问卷调查等方式动态跟踪服务质量,开展青年干部“微课程”交流活动,推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显著提升。聚焦体验需求实施展品“焕新工程”,上半年引进“深海电梯”“模仿大师”等5项沉浸式展品,升级改造地震小屋等核心展项,拆除老旧展品12件,展品更新率38%,二季度接待观众25万人次,科普效能大幅提升。针对节假日大客流推行周六延时闭馆2小时,增设母婴室等便民设施,观众滞留投诉率明显下降,系列整改举措推动窗口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近日,霍尔果斯市欧陆经典·观澜府(三标段)项目通过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申报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霍尔果斯市住建局自受理到办结仅用2个小时。“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办好电子证照,为项目开工争取了宝贵时间,便利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更有干劲了。”该项目负责人雷如军说。 这一突破得益于霍尔果斯市住建局将开展学习教育与打造更优政务环境紧密结合,构建“全链条线上审批+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建设单位只需在电脑端向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传用地批准手续、规划许可证等10项要件,系统便自动触发智能预审,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经“新疆工程建设云”平台即时发放电子证照,实现申报、审核、发证全流程提速。 聚焦民生痛点精准发力。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推动党员干部沉到一线听民声、解民忧,用“沾泥土”的服务办好群众身边事。针对居民期盼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建设更多公园的诉求,独山子区巧做 “绿色文章”,在已建成绿化项目中改建扩建、完善内部功能,见缝插绿,种植了特色花卉和灌木,打造了3处口袋公园,成为居民感受自然、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高泽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