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新疆西天山有了智能生态“大管家”

时间:2025-07-09 09:39:23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悦

  工作人员轻轻点击鼠标,一只看似笨重的棕熊出现在监控大屏画面中。它好奇拨弄红外相机,还试图将其“破坏”。切换模块,画面变成层峦叠嶂的西天山山岭、苍劲挺拔的雪岭云杉。

  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在林区监测点位布设红外线相机,今年4月捕捉到了棕熊活动影像。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供图

  屏幕侧栏中,林区管护人员巡护轨迹、时长及巡护中提交的发现事件一目了然。坐在监控室里,工作人员拉近无人机实时传回的森林深处画面,通过无人机对违规穿越的人员警示喊话……

  这是7月3日,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生态网络感知平台功能展示的情景。

  天山西部林区是新疆重点国有林区,一道道绿色屏障守护着美丽的伊犁河谷。作为西天山的核心生态瑰宝,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生态守护格外重要。

  7月3日,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雪岭云杉郁郁葱葱。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悦摄

  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负责人韩启峰介绍,保护区面积大、物种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靠人力的传统管护模式已无法满足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监测及林区保护新要求。为了提升管护能力,保护区管理加快向数字化转型。2023年起,保护区分三期规划并完成了生态网络感知平台建设,目前已初步实现了智能巡护、资源监测、动植物监测、虫情监测、防火指挥调度的数字化管理。

  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监控室,宣教科负责人艾尔肯·艾尔西丁展示了生态网络感知平台这个智能“大管家”多项生态保护功能:在森林资源监测模块,3S技术结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形成保护区资源一张图,林地分布、林木资源及变化,还有每个林班、小班资源数据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在动植物监测模块,物种库收录了目前保护区重点及常见野生动植物、菌类、昆虫类的影像资料及文字资料,可通过平台在线查看;在虫情监测板块,虫情监测站每天自动捕获有害昆虫,发出预警信息和数量统计值等,实现了保护区野生苹果林、云杉林主要有害昆虫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在森林防火集成指挥调度模块,应用融合通信、无人机、AI算法等技术,保护区具备了集火情综合监测预警、火情远程研判、火情分级响应、扁平化指挥调度及全体系协同的一体化指挥灭火能力。

  7月3日,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演示生态网络感知平台功能。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悦摄

  据悉,自2020年起,保护区陆续建成8座云台,其中大部分已并入生态网络感知平台一体化监测。目前,云台监测在保护区日常巡护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天空地”一体化智能联动能力渐增。

  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两台大疆无人值守型机场+飞控平台。“每台无人机可监测10公里半径的林地,夜间还可切换红外线光成像画面。保护区有大量‘无网、无电、无路’林区,利用无人机远程研判,可将火情预警核查反馈时间从5小时以上缩短为半小时内,实现火灾‘打早打小打了’,开展应急处置争分夺秒。”韩启峰说,今后无人机还可更多应用于山区物资投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就近取水快速灭火等业务场景上。

  韩启峰表示,在平台系统基础上,保护区后期将增加AI技术应用,更快更精准识别森林火灾发生等级、成灾形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快速识别、计算成灾数据等,为西天山天然林生态保护“织就”功能更强大的智能防护网。

  责任编辑:孙圆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