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把旅行记忆带回家 让千年历史“活”起来——新疆文创生态圈崛起

时间:2025-07-16 18:20:26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

  可爱萌趣的吉祥物、精美刺绣的手办、“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系列文创产品……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涌现出来,这些不拘一格的“旅游新搭子”凭借特色火爆出圈,构建起充满生机的文创生态,成为展示“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亮丽名片。

  从文创产品到文化体验

  “买得最多的就是冰箱贴了。”7月8日,广东游客李辉打开随身携带的包,里面装着满满的冰箱贴。李辉带着9岁的儿子自驾游,原本是想感受新疆大美风景,没想到在阿勒泰、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转了一圈,儿子每到一处最感兴趣的竟是文创店。“现在冰箱贴设计得很美,形式多样,有木质的、刺绣的,最多的还是PVC的,外形漂亮不说,文化味也很足。买冰箱贴就是把旅行记忆带回家了。”李辉说。

  “绮梦疆湖”系列文创产品。(资料图)

  以新疆风景、名胜古迹、出土文物等为创作内容的冰箱贴何以走红?新疆博物馆文创部主任关懿介绍,新疆拥有众多极具价值的文化IP,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尔石窟等,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文创挖掘不尽的富矿。

  李辉在吐鲁番博物馆购买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冰箱贴后,便萌生了到这里去一探究竟的想法。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约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中……”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李辉了解到佛教的演变历程,他还顺道去了高昌故城,感受了吐鲁番深厚的文化底蕴。

  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激发了人们的出游意愿,以历史文化、风物景致为核心的文创产品也成为旅游市场的亮点。全疆各地紧跟文旅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活化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文旅体验。

  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以展示坎儿井水利文化与民俗风情为核心,巧妙融合历史、文化、互动演艺与科技元素,为游客带来多维度的深度旅游体验。“在这里感受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智慧,更看到了坎儿井工程的伟大。”北京游客刘文文在了解了坎儿井的开凿过程和历史后说道。

  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负责人摆晓龙介绍,民俗园除开发以坎儿井水利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外,还通过场景再现与实景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介绍坎儿井所蕴含的智慧,让游客通过实地走访和讲解认识坎儿井、了解吐鲁番的人文风情。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参观者选购文创产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创意科技赋能文创产品

  在伊宁市六星街,云沃文创小店每天都迎来众多疆内外游客。小店以伊犁河大桥、音乐庭院、特色美食为灵感,设计出冰箱贴、钥匙扣、杯垫、毛绒挂件、帆布包等20余类产品,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携带的“城市记忆”。

  云沃文创小店负责人孙赫借助在南京从事过文创产品开发的经验,结合伊宁市六星街的特有文化内涵,开发出蕴含当地人文特色的文创产品。“我们开发的文创产品主色调用了这里特有的‘伊犁蓝’,这算是一个富有特点的文化符号。我们这里还有手风琴博物馆,结合手风琴文化开发了手风琴造型的冰箱贴、书签等,通过蕴含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进一步加深游客对伊宁的印象。”孙赫说,所有产品的设计稿都是他和设计师绘制的,拥有自主版权。

  文创不仅有文化味,更有科技感。随着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和旅游业的创新插上了技术的“翅膀”,催生出更多新供给。

  位于天山天池景区附近的“飞览天下·新疆会客厅”通过VR全景视角,将新疆自然之美与高科技相融合,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不仅丰富了当地旅游业态,还为景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戴上AR设备,高昌回鹘时期的石窟景象即在游客眼前徐徐展开,原本褪色的壁画重现绚烂色彩,飞天衣袂飘舞的细节清晰可见……吐鲁番雅尔湖石窟通过数字技术对石窟壁画进行了高度复原,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精准数据,也为游客打造了“虚实结合”的观赏体验。

  如今,全疆各地依托科技打造新文旅消费空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空间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文化和旅游场所,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通过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等方式,让游客深度介入并互动体验,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

  做好差异化特色化文章

  在伊宁市六星街的非遗体验馆,伊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果丹皮、果酱制作技艺的体验项目老师,指导游客制作果丹皮。游客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传统手工艺带来的快乐,制作的产品还可以买走。

  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孙为立说,旅游消费正加快向深度体验转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文创仍有很大潜力,要继续做好差异化、特色化文章。

  文化景观、特色餐饮、民俗体验……走进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一排排木制房屋自成一道风景。当地村民制作的传统刺绣产品,不仅受到游客欢迎,也走进了各大旅游展会。“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旅游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富蕴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顾芳说。

  深入挖掘内涵丰富的优质文创产品,不仅能让更多人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也能成为各地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疆展台“馕咖啡”受到欢迎。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摄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疆展台上,结合现代元素的新疆玉器,以馕为杯的馕咖啡,用传统纹样创新制作的手提包等文创产品受到参观者青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5—2030年)》提出集中打造文化、旅游、体育三大优势产业链。优势文化产业链着眼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在巩固提升文化演艺产业、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文化贸易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等四大产业上发力。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汤文说,新疆积极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通过系列化文创产品的开发,带动和振兴传统手工艺发展,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文创产品要紧跟消费需求,打造更多有特色、有品位、有价值的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通过文创产品释放新的活力,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继续阅读】

  让文创成为文旅“流量密码”

  责任编辑:阿丽米热·艾斯卡尔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