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巴哈提古丽,你血压怎么样,一定要保证休息!”7月4日,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援疆医生李静芝与巴哈提古丽·吐哈塔库力视频通话,在确认一对龙凤胎状况良好后,关切地叮嘱起这位母亲。 
7月4日,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援疆医生李静芝(前排右一)、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援疆医生潘千(前排左一)和同事们一起,与巴哈提古丽·吐哈塔库力进行视频通话。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摄 今年4月12日,家住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什库尔干)达布达尔乡热斯喀木村的巴哈提古丽临产,凌晨6时许在丈夫卡日瓦夏·卡迪尔白克的陪伴下赶到300公里外的塔什库尔干人民医院。危急时刻,是来自深圳的援疆医生们,将她和她的一对龙凤胎孩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生死时速 抢救三条生命 “双胎、臀位、疤痕子宫、Rh阴性血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早产临产……”回忆当时的情景,李静芝依然感到后怕。 “纵然经历过各类疑难杂症,但当时我也紧张了。”李静芝说,这放在深圳也是一场硬仗,更何况高原医院条件有限。 情况凶险,已经不允许将孕妇转运至300公里外的喀什市,李静芝做出了紧急剖宫产的决定。 “孕妇大出血怎么办?”记者不由紧张地问。 “我们备好了足量的子宫止血纱和止血球囊,这是我到塔什库尔干后强烈要求添加的器材,就是为了能够给双胎、早产、有大出血风险的高危孕妇提供一道安全屏障。”李静芝说。 7点30分,剖宫产手术开始,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援疆医生潘千也拎着新生儿抢救箱等待在手术台旁,做好随时进行抢救的准备。 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大宝男婴、小宝女婴相继出生。但就在大家松一口气的时候,两个新生儿均出现自主呼吸微弱,全身发绀现象。 情况再次恶化。 “尤其是小宝全身皮肤苍灰,呼吸微弱,口鼻腔涌出鲜血,血氧急剧下降。”潘千说。 “新生儿肺出血,立即展开床旁抢救。”潘千喊道,而在旁边的大宝也随时有病情恶化的风险…… “高原缺少特定药品,必须马上走!”塔什库尔干人民医院迅速把两辆救护车“武装”成两间“移动的ICU病房”,各护送一名新生儿前往喀什市,潘千跳上了护送病情更加严重的小宝的那辆车。 清晨,天微微亮,救护车在山路上与时间赛跑,小宝的血氧数值在40%至80%间剧烈波动,潘千匍匐在颠簸的车里,左手固定气管导管、右手正压通气……驾驶员将六七个小时车程缩短成三个小时,让一行人安全及时抵达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门口。 彼时,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团队早已守候在门口,迅速对龙凤胎展开抢救。令人欣喜的是,两个生命力顽强的小家伙情况逐渐稳定。完成生命接力后,潘千和同事们也快速踏上返程的旅途,在车里沉沉睡去。 所有人都没想到,新的危机正悄然袭来。 再度遇险 产妇突发子痫 4月15日中午,就在大家认为巴哈提古丽术后恢复良好时,她的情况却急转直下。 “血压急剧升高、四肢强直、口吐白沫、丧失意识和呼吸……”塔什库尔干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古丽米热·麦麦提回忆道。 当时,李静芝回到距离医院500米的宿舍准备午休,听到消息后穿着拖鞋飞奔而来。塔什库尔干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李静芝顾不上急速奔跑带来的强烈高反,赶到了巴哈提古丽身边。 “我看到她面色苍白没有呼吸,家属也都以为她已经离世,在门口哭起来。”李静芝说。 但医护团队没有放弃,立即进行全院大抢救多学科会诊。5分钟内,重症医学科杨正月、心内科黄维超等援疆医生全部赶到巴哈提古丽病床边。 子痫?脑血管病变?还是肺栓塞?需要立刻做出判断,李静芝根据巴哈提古丽住院前的症状预判是子痫,和多名专家联手展开急救。 20分钟后,巴哈提古丽的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李静芝又迅速对她进行抽血和头颅CT检查,发现她肝功能异常,颅内有轻度出血。 医院再次安排救护车将病人转运到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6天后,巴哈提古丽顺利出院。12天后,一对龙凤胎也回到了自己家中。 6月25日,巴哈提古丽和卡日瓦夏向塔什库尔干人民医院送上了锦旗。“如果没有你们,我老婆和孩子可能已经不在了,我对你们充满了感激之情。”卡日瓦夏抹着眼泪说。 
6月25日,巴哈提古丽和卡日瓦夏郑重地向塔什库尔干人民医院送上锦旗。图/李静芝提供 像士兵一样在高原坚守 7月的帕米尔高原风景如画,游客纷至沓来,街道变得比过去热闹,数数日子,这是李静芝他们到塔什库尔干的第八个月。 “刚来报到那天就发生特别惊险的事情。”李静芝说。 那是2024年12月5日,深冬的塔什库尔干寒冷静谧,李静芝和同事们刚到宿舍放下行李,就接到医院“快来救人”的通知!一位塔吉克族产妇因为高血压、胎盘早剥出现产后大出血,进入昏迷休克状态,情况十分危急。 “我当时也是从宿舍跑过来,一边跑一边有些害怕,因为在深圳我还能请教妇产科别的同事,但当时,大家的希望都系于我一人,我不能失败不能退缩。”李静芝说。 最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沉稳的心态,李静芝带着医护团队历经4小时艰苦奋战,成功让孕妇转危为安。在4个小时里,李静芝克服剧烈头痛精准计算输血量,用自备的子宫止血纱和止血球囊挽救了患者性命。 “所以后来,我坚持要求添加足量的子宫止血纱和止血球囊器材。”李静芝说,条件再怎么艰苦,我们都要像士兵一样在高原坚守。 除了李静芝,还有二度援疆的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医生陶水英、在高原传播中医文化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医生段静、筹建胃镜和肠镜检查中心的深圳市中医院消化科医生张强……他们都是深圳结合受援地需求,深入推进医疗“组团式”援疆的缩影。 2010年以来,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先后选派53批、共579名医疗干部人才赴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安排援疆资金支持当地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院诊疗服务能力、完善当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水平。 “有援疆医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有底气,工作10多年,我没遇到任何一位病患在我们手中失去救治,这在高原是不可想象的。”塔什库尔干人民医院助产师哈丽努尔·尼亚孜说。 
【相关专题】 边关万里行
责任编辑:严培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