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近30年村医生涯,她用“阿依仙古丽”的名字温暖整个村庄

时间:2025-07-17 00:03:27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早上没吃饭吧?”“一会先抽血再做其他项目。”……7月14日上午,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卫生院内,来健康体检的群众络绎不绝。从今年2月开始,每两周,乌图布拉格镇巴亚尔布拉格村村医安永霞都要来这里,协助镇卫生院医生完成当地村民的体检工作。

  安永霞(左)入户随访。杨天翔摄

  在巴亚尔布拉格村,如果你向村民打听安永霞,他们或许会思索片刻,但要是提起村医阿依仙古丽,几乎无人不识。

  “真没想到,当村医还收获了个新名字。”安永霞说,“阿依仙古丽”是当地村民为她取的维吾尔族名字,寓意“月亮之花”。

  安永霞当村医前曾先后在市医院、卫生院任职。1996年2月,22岁的安永霞听从卫生院院长“村卫生室缺人,你要不要去试试”的建议,来到巴亚尔布拉格村,成为村里唯一的汉族女村医。

  初到村卫生室,安永霞被眼前的简陋环境惊到了。一间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面仅有两张病床、一张木桌、一个药柜和一个炉子,这便是卫生室的全部家当。她不禁有些打退堂鼓,但还是硬着头皮用父亲给的1000元购置了药品,准备大干一场。然而,意外发生了。

  来当村医前,城市长大的她从未亲手生过火炉。一次生火取暖时,因煤块过大无法盖炉盖,她便立即将煤取出放在一旁,不料引发大火。

  “灭火后,许多糖衣药片在高温下崩裂,甘草片粘连成一团,墙壁也被熏得焦黄。”安永霞回忆道,那时1000元可不是小数目,就这样付之一炬。

  语言不通、刚来没多久就闯祸,安永霞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村医。

  “我走了或许还会有其他村医来,但我不能像个逃兵一样灰溜溜地离开。”安永霞说。父亲不仅鼓励她,还赶着毛驴车陪她一起进药,这让她倍感温暖,重新燃起坚持下去的勇气。

  在巴亚尔布拉格村,大多数村民是维吾尔族,语言不通成了安永霞开展诊疗工作的一大难题。一次,村里有个孩子肚子疼,安永霞叮嘱孩子母亲只能给孩子吃半片药,可对方听不懂,结果孩子吃了过量药物。他们赶紧将孩子送往医院,所幸并无大碍。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安永霞仍心有余悸。

  为了提高诊疗效率,安永霞开始学习维吾尔语。考虑到每次问诊时先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她便从人体器官名称学起,从最初的只能听懂,到后来能磕磕巴巴、连比划带猜地交流,再到如今可以脱口而出,近30年的坚持,让她不仅熟练掌握了维吾尔语,更用语言搭建桥梁,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上世纪90年代,巴亚尔布拉格村经济落后,许多村民看不起病,安永霞便为他们赊药。

  “不能因为没钱就不给人看病,秋收后他们总会还钱的。”安永霞说。虽然有些人至今仍有欠款,但只要村民身体健康,她觉得这些都不重要。

  安永霞对村民的好,村民们一直记在心里。2021年9月,安永霞不幸患上侵蚀性葡萄胎肺继发恶性肿瘤。村民得知后,纷纷行动,有的赶紧归还欠的药钱,有的为她捐款。但安永霞婉言谢绝了村民的捐款。经过4个月的化疗,她成功战胜病魔,之后回到村里继续从事村医工作。

  近30年都在村里服务村民,提起自己的同学们时,她说:“心里难免会有落差,但脚踩在这片土地上,接触着最质朴的村民,心安渐渐填平了这份落差。”

  从最初打退堂鼓想辞职,到如今拥有这个充满爱意的新名字,村民的支持与包容让安永霞愈发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

  如今,村卫生室焕然一新,不仅面积扩大,还增设了中医理疗室、观察室等,卫生间也安装了马桶,村民看病更加方便。安永霞表示,只要还没退休,她就会继续坚守岗位,守护村民的健康。  

  责任编辑:薛路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