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 康阿孜村,海拔2000多米,不高不低;温度20摄氏度左右,不冷不热,成为避暑的好去处。 近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南疆组成员走进位于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的这个小山村,宽阔的柏油路旁边,一条笔直的水渠里,水流潺潺,渠边的格桑花在风中摇曳生姿。 道路两旁是安居房,墙上的画,有刁羊比赛、有鹰击长空、有蹁跹起舞……房屋结构和墙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康阿孜村北部,有个“一线天”峡谷。一般的峡谷是由两侧山地或高地夹峙而成的狭长低地,而这个峡谷犹如把地面撕开了一道裂缝,谷深十几米,两边岩石耸立,谷底水流湍急。站在桥上往下俯视,感觉颇为惊险。 依靠适宜的气候条件、独特的民族风情、险峻的自然风貌,这个小山村吃上了旅游饭。 
近日,康阿孜村村民阿依古丽·阿卜杜喀迪尔的亲戚在服装店里帮助制作沙发靠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摄 利用临街的房子,村民阿依古丽·阿卜杜喀迪尔卖起了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取名皮山县绣美花服装店。“自驾游游客特别多,最好的时候一天销售额可达4000元。以前只能靠丈夫的工资生活,自2015年开了服装店和民宿,这两项收入就可以满足家用,丈夫的工资都存了起来。”她笑着说。 旅游业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距离村委会不远处的一片峡谷平原上,雪菊正在茁壮成长,星星点点的黄花点缀于百亩绿色之间。 种植和销售雪菊,是该村发展经济的方式之一。“别小看这小小的花朵,一公斤胎菊可以销售300元,菊花每公斤可以销售100元,100亩雪菊年收入30余万元。”康阿孜村第一书记王军说。 昆仑山脚下的一片树林中,一群芦花鸡正在悠闲踱步。发展散养土鸡,是该村发展经济的又一种方式。“一只散养鸡可以卖到100多元,160只散养鸡就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6万元。”王军说。 康阿孜村有一片采摘园,入口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门廊,上书“塔吉克采摘园”。 采摘园共有68个大棚。大棚内瓜果飘香,翠绿的枝叶间挂着西红柿、辣椒、豆角、羊角蜜等果蔬。 
近日,康阿孜村村民阿瓦汗·吐尔迪买提在塔吉克采摘园里修剪西红柿枝。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摄 村委会安排了8个村民在采摘园工作,按月发放工资,阿瓦汗·吐尔迪买提就是其中一位。她从去年2月开始在采摘园工作,在家门口上班,可以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孩子。 为了销售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村委会还设立了一个电商服务示范点。走进电商服务示范点,只见货架上除了各种日用品外,牛羊肉、土鸡、土鸡蛋、雪菊等特色农产品应有尽有。 “游客和村民可以在店里线下购买,我们还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在网上很受欢迎。”王军说,这个电商服务示范点,一年的营业额可以达10万元。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展,去年康阿孜村集体经济收入5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今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50万元。 康阿孜村是2014年迁至新址的,在村新址南部几公里的昆仑山峡谷深处,一道铁索木板桥横跨康阿孜河两岸。通过木板桥,就看到了这个村的旧址,土木或者木石结构的方形建筑已破败不堪,一阵风起,黄沙漫漫,分不清东南西北,与现在的村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要让村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王军说。 
康阿孜村村民在跳鹰舞。图/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人民政府提供 目前,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正在创建4A级旅游景区。未来,旅游业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 最美不过格桑花。康阿孜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就像格桑花一样,在昆仑山深处灿烂绽放。 
【相关专题】 边关万里行
责任编辑:何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