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盛夏的清晨,昆仑山深处的雾气还未散尽,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布琼村的土路上传来窸窣的脚步声。护边员阿里木江·吐尔贡将望远镜挂在胸前,回头招呼身后的艾麦提·米日孜:“要下山了,注意脚下!” 近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南线采访团走进布琼村,恰逢阿里木江等5名护边员在进行巡边,记者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7月9日,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布琼村护边员在巡边途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摄 “布琼村,海拔3000多米,全村38户128名村民中有29名护边员。”布琼村党支部书记阿迪力·艾合麦提介绍着这个边境小村。 巡边的路藏在陡峭的山崖和乱石之间。阿里木江经常巡逻的路线长5公里,沿途只有牧民踩出的土路和崎岖的山坡。“这样日常巡逻的路线,通常是两三名护边员结伴,走路巡逻。像那种地形相对复杂的地方,我们会带上馕、方便面等食物和被子骑马巡边,通常得五六天才能回来。”工作6年多来,阿里木江已经用脚勘测出河边哪一块石头会松动、哪一片冰面有危险。6月底,阿里木江刚结束了这样一次巡逻,用时一周。 “你巡逻的时候有过突发情况吗?会不会害怕?”记者问。 “有时会有野生动物出现,没有啥害怕的。”阿里木江腼腆地笑着说,“遇到不熟悉的人,我们就查验他们的身份,及时上报,再就是冬天碰到风雪天……” 今年44岁的艾麦提成为护边员才一个月,虽是“新手”,但他总会选择崎岖的山路巡逻,“我们这里人少、责任大,我得早点儿担起重任。”艾麦提虽当护边员不久,但从小跟着父辈去巡边,对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山石沟壑也是相当熟悉。“守边就是守家,对我们29名护边员来说,守护边境安宁,就是我们的神圣责任。” 80后护边员努尔泥沙·帕孜力的两个孩子一个在皮山县第一中学就读,一个在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中心小学就读,“孩子们放暑假回来,偶尔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巡边,我也会给他们讲护边英雄的故事,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和父辈一样从事护边事业。” 结束了一天的巡边任务,从山顶往下走,耳边只有脚踩石子的沙沙声和队友的喘息声。记者跟在阿里木江等5人身后,望着他们深深浅浅却始终向前的脚印,突然就懂了:边境线上的安宁,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们用最踏实的脚步,深情守护着家园的每一寸土地。 
【相关专题】 边关万里行
责任编辑:侯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