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梅报道)7月12日,石河子市“野性石河子”团队成员倪子洋在塔城地区中部一处草原进行昆虫观察时,意外发现并确认了国内罕见物种草原亚螽的存在。这一发现刷新了该物种在国内已知的分布纪录。 
塔城地区中部一处草原上的草原亚螽(7月12日摄)。 倪子洋摄 当日,倪子洋在草原的灌木丛中发现了一只正在晒太阳的大型昆虫,其体长竟达10厘米。“通体草绿,有点像螳螂,但个头明显比螳螂大。”经过仔细辨认,他惊喜地确认这正是草原亚螽。“一直以为它仅分布在塔城地区西部,没想到会在这儿遇到它,当时激动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倪子洋兴奋地说。 观察过程中,倪子洋注意到这只草原亚螽行动较为镇定,即使有人靠近也不显得慌乱。“可能因为体形较大,看起来不太怕人。”但当他试图将其捧在手里细看时,却不慎被它咬了一口。 为深入了解,倪子洋在原地蹲守了约4小时。他观察到草原亚螽行走时宛如被风吹动的树枝或树叶般缓慢移动,伪装技巧高超。一只未察觉其存在的意大利蝗被其轻易捕获,不到3分钟便被啃食殆尽。“草原亚螽没有翅膀,几乎没有迁徙能力,因此我们分析它们可能很久之前就生活在这里,这里很可能就是它的栖息地之一。”倪子洋推测。 草原亚螽是一种大型无翅螽斯,1987年夏季首次由新疆科研人员在塔城地区西部发现并被列入中国新记录种。此后,塔城地区西部一直被视为草原亚螽在国内少有的分布区,此次在塔城地区中部草原的新发现打破了这一认知。 石河子大学昆虫教研室主任王少山表示:“此次发现不仅刷新了该物种在国内的分布纪录,揭示了新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也为研究其生活习性和繁殖策略提供了宝贵资料。”王少山曾在2024年夏季调研过塔城地区的草原亚螽。 王少山介绍,草原亚螽是我国一种珍稀昆虫,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NT等级),属于近危物种。在国内,它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北边境地区的草原和灌木丛地带。作为捕食者,草原亚螽能有效捕食蝗虫等直翅目昆虫,对调控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其种群动态可作为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 “草原亚螽对栖息地环境有一定要求,此次发现说明当地具备其生存条件,也侧面反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成效。”王少山说,草原亚螽的保护与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密切相关。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该物种的调查和种群监测,控制杀虫剂使用,保护其栖息地,并探索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
责任编辑:严培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