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 随着暑假来临,如何让孩子过一个轻松又有意义的假期成为众多家长关注的话题。 上一堂传统文化体验课、参与志愿服务、研学游、乐享体育锻炼……记者走访发现,家长、孩子们纷纷抓住暑假这个提升自我素养、培养兴趣爱好、锻炼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投身于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锻炼自我,磨炼意志,在更加多元的环境中收获成长。 
7月6日,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汇园社区组织孩子们开展趣味刮蜡画活动。张越摄 家门口的乐园 “老师,我做的是降落伞,他做的是大飞鸟……” “这就是扎染的魅力,我们可以做出千姿百态的图案。” 7月6日,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北路邻里中心,周边社区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扎染技艺。 一片片白色的亚麻布,经皮筋捆扎、颜料上色,色彩沁入后展开,便是形态各异的图案。来自水磨沟区南湖北路街道宏怡花园社区的刘梓妍看着完成的扎染画布,兴奋地说:“扎染太神奇了!我想做一只蝴蝶,可做出的图案比想象得还要美。老师说这只是最简单的工艺。我长大了要学更多技艺,做一名服装设计师。” 在南湖北路邻里中心三楼,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少儿艺术团的老师走进社区,教孩子们如何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听、说、讲中展现个人魅力。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北路街道党工委委员、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张颖说:“今年暑期,孩子们学技能的热潮悄然兴起。我们街道、社区也想办法整合各种资源,给暑期在家的孩子们创造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汇园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刮蜡画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孩子参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刮笔勾勒出五彩斑斓的图案。 “‘神兽’一放假,我就紧张,总担心他在家沉迷手机。现在能来社区学新技能,又能交朋友,我们也放心了。”拿着儿子刚完成的刮蜡画,居民梁贵青笑着说。 “对,我家孩子已经爱上社区推出的系列活动了,这场活动还没结束,又盼着下周的科普活动呢。”居民阿不都外力·阿不来说。 汇园社区党委书记王培峰介绍,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社区还将陆续推出普法小课堂、科普实验秀等活动,涵盖法律常识、科学原理普及等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成长。 
7月6日,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北路邻里中心,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体验扎染技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摄 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哇,这个太有趣了,我也可以发电啊!”12岁的薛紫玉伸出双手,在老师举起的仪器上操作,看着亮起的灯,她兴奋不已。 7月5日,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嵩山街街道西湖社区,一群孩子围着老师,体验科学实验的魅力。 这场“走进科学世界 共筑强国梦想”科普实验活动,由西湖社区联合《小哥白尼》杂志社共同举办。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一台台仪器前体验了摩擦起电、人体发电等实验,还聆听了大学生志愿者讲解的科普知识。 《小哥白尼》杂志社研学部主任刘勇说:“暑假是孩子们广泛涉猎科学知识的好时机。我们在社区开展科普活动,让中小学生近距离了解科学知识,让创新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 “大篷车来啦!大篷车来啦!”7月17日,汇园社区大篷车科普活动广场上,孩子们兴奋地围在辉光球、充气宝与水质净化器等科普仪器前,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辉光球的幽彩里,帕合尔丁·帕哈提江的指尖与伊丽达娜·伊利亚尔的手掌同时触碰,两道流光在球内相拥。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让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感叹。 充气宝旁正进行着“合力挑战”。科普老师马强教沙依达·吐拉甫看气压表,并且帮着扶稳气球,看着气球在众人协作下鼓成圆滚滚的模样,孩子们欢呼起来:“太神奇了!”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科普知识,乌鲁木齐部分社区还调动辖区资源,带领孩子们走进高科技企业,目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成果,聆听专家对未来的展望;走进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7月5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嵩山街街道西湖社区的孩子们在体验地球和太阳公转实验。邢东摄 研学游成热门 “在这里,一幅幅精美的石窟壁画,一件件跨越时空的出土文物,仿佛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了一次对话,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7月10日,“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暑期研学班的孩子们来到新疆博物馆,在一个个展柜前,伽师县第一中学学生怕热达·艾呢外尔感慨道。 这个暑假,研学游成为众多孩子拓宽视野的热门选择。他们走进各地博物馆、历史文化名城,穿梭于古老街巷,触摸历史痕迹,在实地研学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传承。 “我们暑期会组织4—6场研学游,前往粤港澳大湾区、贵州等地。孩子们既能感受最前沿的高科技,也能深入了解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刘勇说。 新疆的孩子“走出去”,国内其他省区市的孩子们也通过暑期研学游,更深入地了解新疆。 “7月20日,我们接待了一批从青岛来伊犁研学的孩子,之后还会承接从北京来新疆的研学团。”新疆楼兰金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研学部总监张金宝说,今年暑假期间,研学游市场需求旺盛,新疆也成为很多研学团的热门选择。从长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其他省区市研学团不约而同把“新疆模块”升级为独立产品线,以极致风光与深厚文化完成沉浸式体验。“研学游服务越来越趋于精细化,家长要的不仅是线路,更是可带走的能力与情感。”张金宝说。 除了研学游,暑假有不少家长选择带着孩子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与陪伴;利用假期让孩子学习做饭、打扫、整理等家务技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还有些孩子走进农场,体验耕种、除草、收获的过程,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常年研究中学生心理学的自治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严林峰认为,这种多元化、实践性强的假期安排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孩子们不仅拓展了知识层面,更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塑造,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严林峰说。
责任编辑:刘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