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绿色动能,带火美丽经济。依托博斯腾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招牌,当地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不仅深得游客喜爱,也逐渐成为博湖旅游的一张名片。 ●《今日新疆》记者 周津好 通讯员 陈好/文 眼下的博斯腾湖,水天连成一片,近处是望不到边的芦苇荡,绿得发亮,风一吹,沙沙作响。湖水蓝得晃眼,阳光一照,仿佛整个湖面都在跳动。6月的大河口景区热闹非凡,各地游客纷纷前来体验新疆的“小三亚”。而此时,毗邻景区的农家乐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 6月26日,走进博湖县乌兰再格森镇贾德良经营的农家乐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宽敞的大棚,葡萄藤顺着大棚攀爬,院子里摆放着形状各异的奇石和树雕。贾德良身着一件略微发旧的棉质休闲衫,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藤编小菜篮,站在杏树下麻利地给游客摘杏子。这里的杏子虽看着有些青涩,却个顶个的甜,这像极了贾德良返乡8年吃美了生态饭的滋味。 “在家门口能干的事,何必要跑那么远” 8年前,贾德良还带着妻子孩子在外四处闯荡,十多年时间,他在乌鲁木齐、库尔勒、青海等地打过工,也做过小生意。在外漂泊的日子,家乡浓浓的人情味让他多次萌生留下发展的想法,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发展的方向。 2017年,博湖县通过多种措施,恢复黄水沟与博斯腾湖的水系连通,促进了博斯腾湖水体循环,生态环境明显向好。贾德良的家乡乌兰再格森镇距博斯腾湖景区只有三四公里,是博湖县距景区最近的镇。听说来往博湖的游客越来越多,他有了回乡创办农家乐的念头。 回乡后,贾德良发现,他从小看到大的博斯腾湖水质更清澈了、湖边芦苇更茂密了、周边的鸟类也更多了,听家乡的人说,如今连大天鹅、金雕、猎隼这类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也在博湖出现。这一变化让他看到生态环境向好带来的发展机遇,他决定带着妻子和孩子返回家乡开农家乐,“在家门口能干的事,何必要跑那么远”。 贾德良找到乡政府,谈及了自己开办农家乐的想法。不久,乡政府组织了一批人到成都、杭州等地学习经营农家乐,他被选中同行。 归来后,贾德良在家中的27亩地里种上了果树、扩建了房屋,简单装修后开始经营农家乐。博湖天然的食材加上他在外学到的烹饪技艺,他的农家乐赢得了游客的好评。 从城市回到乡村,贾德良的收入提高了,2017年农家乐开张,不到半年就挣了十几万元。博湖旅游的热度逐渐吸引了更多像贾德良一样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当地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从最初的四五家,到如今已有三十多家。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陆续出台《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从流域规划、水质把控、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搭建起保护博斯腾湖的生态法规体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等产业兴起。2024年,博湖县累计接待游客55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2.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走遍南北疆,博湖鱼最香” “走遍南北疆,博湖鱼最香。作为土生土长的博湖人,在外时,最惦念的便是湖里各种野生鱼的味道。”贾德良说。 入夏后,结伴前来就餐的游客很多,贾德良和伙计一边热情招呼着游客入座,一边推荐自家招牌菜,“一定要吃博斯腾湖有机鱼,还要尝尝散养的鸡、鸭、鹅,都是地道的农家风味。”在博斯腾湖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下,博湖的美食别有一番滋味。 
贾德良为游客准备食材。胡侍琦摄 农家乐门前,贾德良开辟了一个清澈见底的鱼池,来自博湖的鱼欢快地游弋,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这不仅是一个展示池,游客还可从中挑选交由厨房现做,第一时间品尝到“舌尖上的博湖”。对于想要带走这份美味的客人,贾德良也有办法:他为顾客提供了精心晾晒、风味十足的博湖风干鱼,以及用充氧袋打包妥当、确保鲜活的生鲜鱼,让游客能方便地“打包博湖,带走鲜美”。博斯腾湖里有众多野生鱼,五道黑、鲤鱼、鲇鱼、草鱼……其中当地人推荐最多的,还要数池沼公鱼。 博斯腾湖区内有32种淡水鱼,渔业资源总蕴藏量约1.7万吨。近年来,博湖县加大对鱼类种群的调整和湖区鱼类资源保护力度,根据鱼类繁殖特性,对博斯腾湖实行湖湾禁渔。每年3月1日至6月20日为禁渔期,确保博斯腾湖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湖区鱼货产量也在逐年增加,鱼类种群发生变化,其中池沼公鱼的变化最为明显。 “今年的鱼总体长势好,生长规格也大于往年,池沼公鱼平均每尾个体长约十厘米,重约十一克,最大个体能长到十四厘米。”博斯腾湖周边的渔民说。 依托博斯腾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招牌,当地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不仅深得游客喜爱,也逐渐成为博湖旅游的一张名片。 “我热爱这片土地” 贾德良的农家乐在冬季也热闹非凡。优质的生态环境使博斯腾湖在冬季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打卡地,大河口景区丰富多样的冰雪游乐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博湖周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我们也要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多做些吸引游客的项目。”闲不住的贾德良改造了后院的一亩鱼池,装上大棚顶,打造了可同时容纳40个人垂钓的冬钓馆,还定期举办冬钓大赛。 令他没想到的是,冬钓大赛第一次举办就很成功,钓竿在钓客们的手中挥舞,水面上不时泛起涟漪,池里的鲤鱼、梭鱼等纷纷上钩,欢呼声和笑声此起彼伏。 贾德良很注重菜品的研究,每年都会推出新菜品。风干鱼、大锅野生鱼、大锅土鸡、大锅土鹅让他做出了独特风味,很多人吃了一次就成了回头客。他开心地说:“现在我们的农家乐增加到三十多张桌子了,光去年一年就接待了上万游客。” 从自家的27亩地起步,如今贾德良的农家乐综合占地已扩展到了50亩。院落里种上了葡萄、花草,大棚下不规则的木制桌椅取代了过去小院里的几张破旧桌椅,环境更加美观。 贾德良说:“环境越好,我的生意也就越好,现在游客也能够感受到我们当地人对环保的重视,他们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乱扔垃圾。”为保持博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博湖县还将每月5日确定为全县“志愿服务日”,组织志愿者开展沿湖捡拾杂物。他感慨道,“我们既要蓝天白云,也要守好这湖水和野生鱼。” 谈到农家乐的发展方向,贾德良介绍,准备扩大经营,在采摘园内再建一个让游客有体验感、娱乐性强的民宿。“我热爱这片土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农家乐打造成四季都能开放的现代化农家乐。”贾德良对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依丽达娜·伊力哈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