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曹华报道)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今年正值普氏野马回归中国40周年,截至去年底,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的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达800余匹。 新甘宁蒙四省区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普氏野马种群扩散与恢复取得显著成果。目前,新疆已成功向三省区输送普氏野马37匹,这些野马在迁入地顺利适应并成功繁育后代,有效扩大了普氏野马的种群规模和分布区域。 今年4月至7月短短3个月内,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连迎来5匹健康的普氏野马小马驹。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副科长朱亚超表示,新生命的降生,为贺兰山野马保护工作开启了新征程。为确保母马和幼驹健康,保护区在提供苜蓿、燕麦草的基础上,增添苹果、鸡蛋、胡萝卜等辅食。目前,5匹小马驹已能跟随母马在保护区内奔跑、嬉戏,状态良好。 贺兰山曾是普氏野马的原生地之一。2024年9月,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筹协调以及新疆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宁夏启动了贺兰山普氏野马重新引入项目,从新疆分3批引入18匹野马。经过短暂适应性训练后,野马已全部成功放归贺兰山野外。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从新疆引进12匹普氏野马,如今已发展至17匹,其中成年马9匹、小马驹8匹。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处处长张俊华介绍,经专家评估,普氏野马已完全适应大青山的自然环境。 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1987年起先后从国外引进普氏野马进行繁育保护,并于2010年、2012年、2023年及2024年分4批将80匹普氏野马成功野化放归至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内普氏野马数量已增长至约170匹,形成28个种群。 为提升野马种群基因多样性,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2017年从新疆引进7匹普氏野马。近年来,新疆、甘肃两地加强科研交流合作,为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马佩戴卫星定位项圈、开展血样监测,精准掌握野马种群动态。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野生马种。我国于1985年从国外引入圈养普氏野马,探索通过种群复壮、野外放归等方式在我国野外重建这一濒危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