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戈壁深处的军民守望

时间:2025-07-29 23:26:28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通讯员 杨雅欣 何凯航

  7月23日清晨,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乡八旬老人阿迪·尕力拨通了熟悉的号码:“云医生,老腿又闹腾了,一步都走不了……”接到电话,新疆军区某边防连军医云腾背起药箱,快步朝着老人的家走去。

  推开老人家门,墙上“情系国防好家庭”的合影映入眼帘。裤腿卷起,老人腿上曾被灼烧的疤痕触目惊心。

  “一到阴天就开始疼,骨头也变形了……”

  “爷爷,别担心,天气变化容易引发疼痛。我给您敷上药,会好些的。”

  药剂喷洒在阿迪老人的膝盖上,带来一丝微凉的触感。云腾将掌心焐热,而后覆上去缓缓揉搓。

  这处伤疤,是阿迪在1974年保护仓库时留下的。面对燃烧的柴油桶,阿迪毅然抱起来就往远处跑,身体被严重烧伤。生命垂危之际,下马崖驻地官兵辗转多地送医,最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他的生命。

  图为军医云腾在为阿迪·尕力老人贴药膏。杨雅欣摄

  治疗期间,官兵们纷纷解囊相助。那时躺在病床上的阿迪,默默祈祷着老天爷能给他时间,让他用余生守护这片土地,回报边防连亲人解放军的深情厚谊。没想到,老天爷不仅应允了他的心愿,更让他在边境线上坚守了四十余载。

  “四十年咯。”老人摩挲着泛白的“爱国拥军模范”证书,目光穿越时光,“再选一次,我还会抱起那个油桶,护住国家财产!”多年来,阿迪就给儿女们立下家规:边防连的事,就是自家顶天的事。拥军要像坎儿井的水,世世代代流淌下去。

  走在下马崖乡整洁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标语和宣传栏。乡中心的教育实践基地广场上,“红石榴”雕塑在骄阳下越发夺目。

  那些年,官兵们扛着铁锹与乡亲们共修引水渠,老乡们拿着热馕在巡逻路上等候子弟兵,这些鲜活的场景都被凝固在雕塑的纹路里。

  云腾知道,这一切,连同阿迪老人身上的伤痕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都是下马崖乡代代相传的爱国拥军、稳边固防最鲜活、最朴实的见证。

  七月三伏,高温天频现,连队卫生员李明浩惦念村里老人。于是,他背上药箱开始走访。

  在一处熟悉的院落前,李明浩敲响房门。

  “明浩来啦!”73岁的茹则瓦妮罕·库尔班眯着眼,三步并两步往门口走。

  老人一直独居,看见军人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地邀请他进屋。

  茹则瓦妮罕酷爱在葫芦上画画,屋内随处可见她的作品,最多的画作就是“红石榴”,军民一心、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早已浸进了画里。

  “夏天热,您要是头晕,喝这个能防暑。”李明浩一边从包里拿出藿香正气水,一边叮嘱老人注意作息时间,天热时不要出门。

  提到边防连的官兵,茹则瓦妮罕不知送走了多少批,至今,她还记得几十年来与他们的点点滴滴。

  有时候看到官兵们衣服和鞋子烂了,茹则瓦妮罕就会叫住他们,给他们缝缝补补。“他们经常来,帮我搬米、搬草料。”茹则瓦妮罕笑着说,那些小伙子是真的有劲,留他们喝碗奶茶,倒像会烫着嘴似的连连摆手。

  奶奶讲起往事时,眼睛笑成了月牙。因为不会写字,她干脆就用画来表达感情。其中一幅《护边员》,描绘了边防连官兵给下马崖乡护边员讲解党的政策法规的场景;还有《民族一家亲》,展现了边防连战士、乡政府和当地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下马崖的繁荣景象。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句话在下马崖乡有着最直观的体现。

  一封来自远方的信,悄然打破了下马崖边防连的宁静。二级上士冯利民指尖捻开信封,20岁大学生努尔扎提·吾休尔的近况跃然纸上。

  17年前,3岁的努尔扎提被诊断出重病,30万元的手术费如大山压向这个普通农家。

  得知情况后,下马崖乡边防连党支部连夜召开会议,“爱心援助”的倡议迅速传遍营房。

  官兵们凑齐的手术费,将孩子从死神手中夺回。努尔扎提至今还记得,病房里,总见迷彩绿的身影出现,他们一来,都会带着水果和童话书。

  “孩子的成长,我们管到底。”出院那天,连队党支部书记握着努尔扎提父母的手承诺。

  此后六年,每月1500元的汇款从未缺席。营房里的面孔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不变的永远是汇款单上的落款——“下马崖边防连”。

  2014年,努尔扎提的父母主动加入护边员队伍。每次巡逻都要走20多公里的砂石路,父亲吾休尔·欧友铺从未抱怨。在他们所巡的地段,从未发生过人畜越境事件。

  受这份坚守的感染,努尔扎提寒暑假会跟着父母一起巡逻。走到界碑处,他便用红笔仔细地描红,一笔一画,格外认真。

  戈壁深处,那尊“红石榴”雕塑依旧在骄阳下闪着光芒。阿迪爷爷腿上火焰的印记,葫芦画里石榴籽的拥抱,吾休尔一家三口接力描红的界碑……这些无声的印记,汇聚成最动人的守望。在这里,边防官兵与乡亲们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他们用坚守与温情,共同筑起祖国西北角最坚实的屏障。

  责任编辑:王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