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通讯员 孙拯地 “大叔,鸽子运到外地,路上损耗大吗?”8月5日,在新疆新和县鸽文化展示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支队成员吴林翰指着屏幕上的红点(代表养殖区位置)和跳动的数字(存栏量、出栏量)问。 “路远嘛,鸽子容易受惊,损耗免不了。”养殖户吾普尔·依米提回答。 “试试用AI?”吴林翰建议,让AI分析天气、路况,规划最顺的运输路线,再配上智能温控的笼子,说不定损耗就降下来了。 8月5日至1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支队走进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开展为期十天的深度调研。这场“智能”对话,正是清华学子深入新和县探索AI赋能基层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也是继2024年双方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后又一次携手,旨在探索AI技术如何在促进民族团结、优化基础教育、提升政务服务等领域释放潜能,助力基层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和“智能协同”转型。 
8月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支队成员合影留念。孙拯地摄 实践支队调研足迹遍布新和县多个角落。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手工乐器产业园,队员们被匠人们精湛的传统乐器制作技艺深深吸引,同时也思考着:AI能否为这份珍贵的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大家热烈讨论:如何运用智能技术,创新形式,让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生动、更深入? 在走访过程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王健骁围绕“智能社会的发展”“电商促铸牢”等主题,与广大基层干部展开深入交流。“智能时代,关键要打破信息壁垒。电商,就是民族地区融入大市场的‘高速通道’!”王健骁说,AI能优化物流调度,降低成本;通过大数据精准对接供需,避免盲目生产;还能借助智能推荐和VR等技术,让新和的特色产品和文化“飞”得更远。 “这话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新和县新和镇干部李广慧感慨,扎根基层近十年,她太清楚信息不畅、物流成本高的“老大难”了——好产品常“困”在本地。王健骁描述的AI规划路线、预测需求、VR“云游”等场景,让她看到了解决难题的新希望。 通过深入分析与研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支队为当地依托电商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如打造智能化电商服务平台,利用AI进行市场趋势预测,助力当地企业精准布局;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面,提出借助AI技术创新民族文化交流形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这些思路为新和县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探索AI赋能基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责任编辑:赵玉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