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蕾 通讯员何鹏飞 8月2日,伊吾县前山乡乌勒盖牧场,正午阳光将草场晒得发白,空气中飘着干草的气息。牧民老哈家的羊圈里,几十只羊挤在水槽边,“咩咩咩”叫个不停。 “来了,来了!”看到远处土路上的身影,老哈猛地直起身笑着说。顺着老哈指的方向望去,三个人牵着马正向毡房走来,马背上驮着的水桶晃晃悠悠。 来的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哈密边境管理支队前山边境派出所的“马背服务队”。队长库尔班·阿布力米提走在最前面,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身后跟着民警哈德力汗·托合塔森、哈依甫汗·努苏甫。 三人刚到羊圈边,老哈便迎上来搭手卸水桶,看着羊和马扎进水槽里饮水,他不住念叨:“你们可帮我解决了大麻烦。” 送水的活,“马背服务队”已经干了12年。前山乡辖区有3个行政村、2个牧场,17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牧民跟着草场走,居住分散,最远的放牧点距派出所有100多公里,车辆难行,全靠骑马往返。2013年,前山边境派出所针对牧区面积广、牧民居住分散情况,挑选出5名会骑马的民警,组建了“马背服务队”。 12年来,“马背服务队”春天帮牧民转场赶牲畜、夏天送水抗旱、秋天背铁锹防涝、冬天踏雪送物资,牧民在哪儿有困难,马鞭子一甩就往哪儿赶。 乌勒盖牧场位于东天山脚下,牧场上住着石磨沟村、塔拉布拉克村、金牧新村的11户牧民。当天,“马背服务队”除给老哈家送水外,还有其他任务。 库尔班牵的马驮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面装着办理户口簿、身份证的表格,宣传单,还有创可贴、感冒药这些零碎用品。“队员们每月会定期走访牧区每户人家,谁家要办证件,当场就填表格,谁不懂新政策,一对一讲明白。”库尔班说。 时间久了,“马背服务队”的队员和各族牧民处得像一家人,家长里短的事,他们都当成自家事来管。 6月初,“马背服务队”队员韩赛赛骑马走访时,见古丽大婶在家抹眼泪。一问得知,大婶家老爷子生病,住院报销手续还没办,自己走不开。“大婶别急,我替您跑。”韩赛赛掏出小本子,把该带的、该办的一条条记下来。之后几天,韩赛赛在乡卫生院和古丽大婶家来回跑了几趟。当把报销的钱送到大婶手上时,大婶攥着钱感动地说:“你这娃,比我家儿子还靠谱。” 牧民努尔曼·努尔哈斯木家剪羊毛时,哈依甫汗招呼“马背服务队”来帮忙,一下午就剪了近百只羊的羊毛。努尔曼摸着羊毛笑意融融:“剪羊毛、抓羊绒,每年他们都来帮忙,我心里暖得很。” “马背服务队”还常往辖区4个边远牧点跑,开展“三送”服务。送法律,带着普法手册挨家宣讲;送医疗,联系乡卫生院医生一同为牧民量血压、测血糖;送温暖,逢年过节给困难群众送米送油,教老人用智能手机查社保。 给老哈送完水,哈德力汗骑上马准备赶往下一个放牧点,给一位独居老人送降压药。老哈站在毡房外挥手:“哈德力汗,你们下次来一定住一晚啊,我宰羊给你们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