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艳(左)给学生上物理实验课。本人供图 □张春艳 岁月如歌,三年的援疆路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在我心中徐徐铺展。援疆是一段深刻而难忘的人生印记。2023年2月11日,我搭乘石家庄飞往库尔勒的航班,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踏上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 初到和硕县高级中学,我便以高中物理教师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当地的教育工作。课堂上,我耐心拆解每一个物理公式,细致解答学生的疑惑;课下,我常留在教室或走廊,和孩子们聊学习、谈生活,走进他们的心里,为他们排解成长的烦恼。我深知高中生正面临学业与成长的双重压力,因此格外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哪怕是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我都会及时沟通疏导。 节假日里,我经常开展家访。记得有个周末去学生王磊家,他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学习上有些松懈。我和王磊的爷爷奶奶详细聊了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了解到他在家自学时遇到物理难题没人辅导的困境。那次家访后,我每周特意留出两小时,在办公室帮王磊补习物理。渐渐地,王磊的物理成绩从及格线提升到了班级中游。这样的家访与辅导,不仅拉近了我和学生、家长的距离,也让我更精准地找到了教学发力点,和家长一起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为做好本职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校交办的任务,我在教学准备上从不敢懈怠。我仔细研读新疆历年高考试题,分析命题趋势与侧重点;设计每节课时,从导入、讲授到练习、总结,每个环节都精心打磨,力求逻辑清晰、贴合学生认知。批改作业时,我会逐题标注错误原因,在作业本上写下针对性的鼓励话语,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让学生感受到我的用心。 2023年至今,我负责多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每周都严格按要求完成课时任务。我精心准备并讲授了1次示范课和1次专题讲座,示范课上,我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讲解“机械能守恒”,用学校操场的单杠举例,让抽象的原理变得直观,课后学生反馈“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 作为教研室专职教研员,我协助教研室和教务处完成各项教研、教务工作。我聆听了大量校内外物理公开课,参与多次校本研修活动,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让教学更符合和硕县当地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我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明确了高中物理课堂的四种课型:新授课、解题专项指导课、习题课和模拟训练课。围绕这四种课型,我们还各自研发了相应的课堂流程。这套模式实施后,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明显提升,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在援疆这条路上,我的教育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未来,我会继续和和硕县的老师们并肩作战,深入研究符合当地教育教学现状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和硕县的教育事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作者系河北省援疆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萨日娜整理)
责任编辑:宋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