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烽火号角 丹心报国——抗战中的《新疆日报》

时间:2025-08-29 16:56:54  来源:天山网  作者:天山网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中的新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华北夜空,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亡境地。位于西北边陲的新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生命线,更因一份报纸成为凝聚各族人民抗战意志的红色阵地。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舆论阵地,《新疆日报》在1938年至1942年间,以笔为剑,以纸为旗,将抗日救亡的呐喊传遍天山南北,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西陲燃炬

  “中国共产党人办新疆日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的救亡图存中为新疆日报种下了红色基因,并代代传承至今。”8月21日下午,新疆日报报史馆迎来一批参观者,在“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展区,新疆日报社资料中心馆员、报史馆讲解员黄鹂娓娓道来,追溯了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浓墨重彩的光辉历程。

  《新疆日报》前身为1915年10月开始发行的《新疆公报》。1935年12月3日,第一张《新疆日报》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来新疆日报社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共有9人。1938年,汪小川(化名汪哮春)从迪化(今乌鲁木齐)“新兵营”调任新疆日报社副社长,李宗林(化名李啸平)被任命为新疆日报社编辑长。当时报社社长由联共党员赵实(化名王宝乾)担任,报纸的宣传工作主要由汪小川和李宗林负责。

  1939年秋,周恩来途经迪化时,对办好《新疆日报》作出了重要指示,“一定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定要团结各族人民,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坚持抗日战争到最后胜利,要把报纸当作我们党在新疆地区的一个新闻阵地”。

  “改变报纸的编辑方向、改进报纸的内容编排,使之为抗日战争大造舆论,这是当年在报社工作的全体党员的根本任务。”汪小川在回忆录《抗日战争初期在新疆日报社》中写道。

  自此,《新疆日报》蝶变为抗战宣传的先锋。在迪化西大桥畔的二层小楼里,新闻工作者手中的笔,书写了推动伟大历史进程的篇章。

  笔墨为戈

  “共产党人来到新疆以后,新疆日报社的抗日动员热火朝天,唤醒了民众的觉悟。”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刘向晖说。

  报纸头版以醒目标题报道前线战事。更令人瞩目的是,1938年11月10日的《新疆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连续刊发14天,之后又集结成小册,印刷8000多册在全疆各地公开发行。

  《新疆日报》通过“抗战常识问答”“读者信箱”等栏目,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论持久战》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持久战战略逐步进入新疆各族民众的视野,并最终赢得广泛认同与坚定支持。

  1937年至1941年,中国抗日战场上80%的国际援华物资来自苏联,其中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交通运输线运送的。1939年5月20日茅盾在《新疆日报》上发表的《筑路歌》,反映了新疆各族人民热情参与修筑西北国际交通运输线的火热场景。

  在那个时期,《新疆日报》连续三年刊载的一幅幅小漫画很是抢眼。漫画的作者是鲁少飞,1939年1月,他受著名报人、时任新疆日报社副社长萨空了之邀来到新疆,之后到新疆日报社做分管漫画工作的美术编辑。

  鲁少飞用画笔淋漓尽致地表达着“与日寇作一回殊死的漫画战,以争取抗敌救亡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他的漫画用笔简练流畅,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1939年11月16日,《新疆日报》的“画展特刊”刊登了鲁少飞的漫画作品《日寇残杀我同胞的惨状》,引发强烈反响。

  这种形式活泼、风格犀利、矛头直指日本侵略者的漫画作品成为新疆抗战宣传的有力武器。当时迪化街头的抗战漫画多是“鲁少飞风格”,很多人将他发在报纸上的漫画剪下来,汇集成册。

  天山同心

  “《新疆日报》的抗战宣传深入人心,支援抗战前线,让每一个人都明白我们该做什么,各族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刘向晖说。

  为了支援抗日战争,《新疆日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在报纸的持续号召下,新疆这片未落炮弹的土地,爆发了震撼全国的支前热潮。

  新疆各族民众慷慨解囊,为前线将士募集寒衣鞋袜,捐献防毒面具、马匹,购买飞机,拯救国家的使命渗透在每一位普通百姓的血液里。

  “关于募捐的稿件数量十分庞大,1938年至1939年间几乎每期报纸都有。报纸还开辟了‘红匾’栏目,专门用来公布捐款人士的姓名。”黄鹂说。

  黄鹂介绍,当时《新疆日报》发行量2万份左右,其中1.5万份为疆内订阅,其余为国际和国内其他省份订阅。“一张报纸人们争相传看,为大家诵读报纸成为一种风尚,《新疆日报》还被读者称为‘《新华日报》姊妹版’。”她说。

  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新疆日报在一四连版上印出一个红色胜利的V字,各族群众举着报纸涌上街头欢呼。这份在抗争中成长的报纸,终于见证了胜利的时刻。

  抗战硝烟散尽80年,《新疆日报》已走进数字时代。今天,当我们在报史馆凝视那些泛黄的版面,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笔底波澜壮,纸上雷霆惊”的磅礴力量。这力量穿越时空,永远激励着新疆各族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