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90%的土地被黄沙覆盖,这片长期荒废的戈壁荒滩,如今养出了鲜活的澳洲淡水龙虾,更让当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大早,喀什的海鲜市场刚开市,一个摊位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顺着摊主的指引,记者来到“沙漠龙虾”的养殖地——麦盖提县。这里90%的土地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而一片波光粼粼的养虾池在黄沙中格外显眼,池塘边正在喂虾的努尔艾合买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虾能手”。 
几年前,山东援疆干部带着“东虾西移”的大胆想法扎根沙漠,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成功试养出澳洲龙虾。援疆团队不仅修水池、搭建好配套设施提供给村民,还把复杂的养殖流程编成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但真正大规模养殖起来的困难却超出大家的想象。 
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养殖基地负责人 吴志友:这沙漠里的水特别不好伺候,白天热得能煎鸡蛋,夜里冻得又缩脖子,水质又特别硬。 第一批虾苗投放下去,成活率只有10%,大家急得在虾塘边直打转。 
山东省日照市援疆干部 卜祥兵:我们也揪心,当即从日照调来了专业养殖团队,大家干脆住在虾塘边。新疆的水盐碱性高,龙虾不蜕壳就活不了。为了调水质,有一天我们光测试就做上百次,数据密密麻麻写了两大本。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2024年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如今养殖规模扩大到160亩,100多个像努尔艾合买提这样的当地百姓加入养虾队伍,靠着沙漠里的水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养殖基地工人 努尔艾合买提·热合曼:学了技术,买了一辆车,一年收入四五万元,条件特别好。 
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养殖基地工人 阿布都拉·阿布力孜:我在这工作已经四个月了,我和老婆一起在这工作,我们两个一个人月收入5500元。 行走在新疆大地,从南到北,这样的改变正接力上演。北京援建下的和田建起大数据等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超1.1万人;在湖南专家的种植新技术帮扶下,吐鲁番千亩枣林今秋迎来大丰收;更北的阿勒泰,吉林援建的冰雪运动基地让冬季人迹罕至的喀纳斯成了网红打卡地。 总监制丨张勤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制片人丨赵曙光 陈钰洁 李斌 记者丨朱虹摄像丨唐志坚 制作丨张志 赵柠 杨智玮 编辑丨王欣 张雨棣 张博 张昊 刘菲 协拍丨安徽台 湖南台 和田台 皮山县融媒 麦盖提县融媒
责任编辑: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