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江艳 通讯员 何阳报道)9月12日,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重37塔式水工质高温光热项目,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投产运行,这标志着我国稠油开发在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9月12日,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投产运行。张珏 摄 该项目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只见一片戈壁滩上,铺满一块块蓝色定日镜。这些定日镜可跟随太阳旋转,如同向日葵始终追随着阳光。定日镜可将太阳光精准反射到一根高113米的塔顶吸热器上,产出305℃高品质过热蒸汽,以满足稠油热采需求。 风城油田是我国储量最大、品质最佳、黏度最高的稠油油田,这里的稠油稠如蜂蜜,如果不降低黏度,很难将其开采出来。为此,该油田和全球大多数油田一样,主要通过向地下注入高温蒸汽的方式来降低黏度,增加稠油流动性。 那么,高温蒸汽从哪里来呢?该油田和全球大多数油田一样,通过燃烧天然气或煤炭来制造高温蒸汽,年消耗天然气近10亿立方米、原煤约30万吨。 “重37塔式水工质高温光热项目建成并投产运行后,将年生产5.2万吨零碳过热蒸汽,替代天然气近392万立方米,相当于2万户家庭一年的天然气需求,这部分蒸汽用于稠油热采可实现零碳采油。”风城油田作业区党委委员、副经理郭巍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孙新革表示,这是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它的意义是实现稠油开采过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为我国稠油绿色开发提供可复制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9月12日,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投产运行。徐志远 摄 该项目共安装23712块定日镜,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定日镜反射效率高达95%,各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创造性地利用地下蒸汽腔进行热能存储,既实现稳产要求又达到光热供需动态平衡,相较主流的光热+熔盐方案,降低投资成本近50%,真正实现“光尽其用,零碳采油”的经济环保目标。
责任编辑:梁丽
|